陈红心:从不自信到自信 陈红心,是灌口顶许村妇女主任,她说自己是一个不自信的宣讲员。 区直机关的那一场宣讲,既是为区直机关党员干部宣讲,又是全市星级宣讲员选拔,一场本来应该她展示风采的宣讲,她却出人意料地忘词了。她说,上去下来,一直都蒙蒙的。记者追问,她才道出原因,原来在上台前接到电话,100岁的奶奶摔倒受伤,送到二院了。 选题的时候,一直都不知道讲什么,非常纠结,一直都在不停改稿。陈红心说,后来听了别人的建议,选了自己从事的、熟悉的养老。通过身边真实的养老故事,结合集美的“绿洲计划”和农村合作医疗等相关政策,以此来体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进而延伸到国强民富。 “手里有钱,想吃什么,不用向儿女伸手。”这些老百姓的大白话,在宣讲中根本没有改,进村居宣讲十几场,还用的是闽南语原话。陈红心一直担心自己的宣讲很土。她说,如果有点信心的话,就是每次宣讲后,很多老人对自己的赞许。 杨跃强:90后讲故事高手 杨跃强,新源小学语文教师,集美大学中文系毕业的90后,常有文章发表于《厦门日报》城市副刊、《集美报》浔江潮等媒体,无疑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 为了讲好“集美故事”,他专程回家“采访”村里党龄最长的当了一辈子老支书的爷爷,同时在翻译和记录爷爷自编的褒歌里,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变化。改革发展变化,根本的是人的变化,于是他的宣讲故事里就有了“捞饭”“灶台上高高挂肉”等打动人心的故事。他说真正的宣讲者是家里的长辈、村里的老人,他只是代他们宣讲。 “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是杨跃强在讲自己老家那个三无小村时的用词。他说,宣讲不能一板一眼,要有自己年轻人的心态,要有点风趣和幽默感,而且要区分宣讲对象。他在教育系统里的十几场宣讲,对象有时就是学生,就会侧重讲自己求学、从大山里走到城市里的故事;如果进村居面对老人,他会注重讲长辈们的故事,这样才会感同身受。(记者: 刘平 来源:集美报) |
相关阅读:
- [ 11-12]集美区大学生嘉庚论坛举行 青年学子讲述嘉庚精神
- [ 11-12]集美区计生工作接受考核
- [ 11-12]集美区戏曲进基层巡演活动走进集美霞梧广场
- [ 11-12]集美区后垵村:从偏远村庄到交通枢纽
- [ 11-12]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深化改革审批时间再提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