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集美文明网> 文明创建 > 正文

集美区积极创新宣传宣讲形式 把新思想传递到千家万户

2018-08-21 10:09:43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把新思想传递到千家万户

来自各行各业的模范党员、宣传能人组成多支理论宣讲轻骑兵队伍,深入村居、企业、部队、学校,把新思想带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文艺工作者组成十九大精神戏曲宣传队登台演出,新编答嘴鼓引得观众掌声阵阵;集美的“形象大使”阿集、小美化身十九大精神宣传员,用新颖的动画形式生动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以来,集美区积极创新宣传宣讲形式,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最近,从党员干部到村居百姓,从机关单位到高校、企业,集美区上下进一步兴起了如火如荼的“大学习”热潮,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学习宣讲活动,将“大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下一步,集美将进一步把学习转化为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强大力量,推进实施人文集美发展战略和新时代“五大发展”示范区建设。

宣讲内容接地气

让新思想走进千家万户

不久前,在灌口镇顶许社区书院举行的“新时代 新思想 新作为”理论宣讲轻骑兵暨“讲述集美40年”百姓宣讲团宣讲活动上,头发花白的灌口镇上塘村党支部退休老书记林和兴用带着“地瓜腔”的生动语言,讲述家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样的宣讲非常接地气!”听众程祥超点赞道。据悉,当天宣讲队伍的成员都是来自全区各条战线上的百姓代表、宣传达人,这种接地气、有温度的宣讲持续在集美开展,进一步推动“大学习”热潮。

党的十九大以来,集美区精心策划组织十九大精神宣传,推动“大学习”分众化、对象化,用百姓故事、百姓语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送到千家万户。针对不同对象,集美搭建了多种形式的平台。在集美,已经形成品牌的公益性高端学术文化讲坛——“集美讲堂”举办多场学习十九大精神专场报告会,邀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权威解读”有关精神。集美还组建了区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和4支理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农村、学校、军营开展30余场宣讲,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今年,结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集美组织开展“新时代 新思想 新作为”理论宣讲轻骑兵暨“讲述集美40年”百姓宣讲团进基层宣讲活动,生动讲述改革开放的厦门故事、集美故事。

学习新思想多领域

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在各镇街的社区书院,经常结合课程专题宣讲课,让新思想有声势、有力度地传播。作为嘉庚故里所在地,集美把学习宣传新思想和弘扬嘉庚精神结合起来。“我们守着嘉庚精神这块宝,一定要好好利用。”集美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吴平说,接下来集美街道将把学习新思想与挖掘嘉庚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创新宣传形式,挖掘新时代下嘉庚精神的深层次内涵,提高学习教育成效。

作为百年学村和高校集中的现代文教区,集美在校园和大学生中也掀起了学习新思想的热潮。“新时代·正青春”集美学村微电影主题创作大赛吸引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辖区各高校积极参与,大学生们用“微电影”记录青春时代、传递社会正能量、宣传十九大精神。

“青年大学生要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必须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是首批省级重点读书社,该读书社指导老师樊美玲介绍说,他们通过开展研学导读、理论宣讲和重走革命路等形式,夯实理论根基,引领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诚毅童行”志愿支教服务,助力乡村精准扶贫,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使其自觉成为新思想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诚毅力量。(记者:应洁 冯立东 来源:集美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