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文明网> 文明创建 > 正文

集美区政协积极探索保护侨房新模式

2018-03-26 10:05:57林小芬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区政协委员视察文确楼(林小芬摄).jpg

图:区政协委员视察文确楼。

“做好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刻不容缓。拓宽摸底范围,细化保护内容,为建筑建档挂牌,集美区政府将全力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3月15日,区政协组织区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专题视察集美特色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情况,副区长吴金平与委员们共同商讨保护措施。区政协副主席纪永强参加视察座谈活动。

委员们先后前往侨英街道东安社区的后垵“红楼”、集美街道浔江社区的“文确楼”,参观了解建筑的保护利用情况。后垵“红楼”由旅居菲律宾华侨张水群建于1933年,为红砖三层建筑。附近还有二幢“洋楼”,由张水群分别建于1934年、1937年。

文确楼是陈文确和陈六使于1937年建成,由于年久失修,成了危楼。2014年集美区将文确楼修旧如旧,改造成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展示陈文确、陈六使的生平事迹,并用于接待归来的华侨后裔。

围绕如何破解产权复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脱节、利用方式简单、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委员们建言献策,探索新时期全面发挥历史建筑价值的办法和保护措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