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文明网> 文明观察 > 正文

传统文化不能“高认同低认知”

2017-12-05 10:42:41邓海建 来源: 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16年,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调查。2017年,调查中心进一步完善了测评维度,包括中国文化基本认知、情感认同、开放接纳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并将本次调查与2016年的相关数据和结果进行对比。调查数据显示,公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境。(11月27日 《北京日报》)

“认同高、认知低”若换个通俗的说法,大概接近于“叫好不叫座”。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说,感性认知是理性认同的基础——没有认知,谈何认同?这就像面对一个陌生人,恐怕是不大好谈信任感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意层面出现“认知认同不合拍”的尴尬,说白了,还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扬出了问题。

传统文化人人懂,却似乎又人人难懂。“高认同、低认知”,何异于叶公好龙?从孔孟之道到两汉经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元曲……提到传统文化总是叫人血脉贲张,但好像这种激越与自豪,也只停留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八字箴言之上。

仔细想来,传统文化也不是没有焕发第二春的范例。在样式上,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都开拍第三季了,而网络综艺《见字如面》也已播到了第二季;在内容上,今年9月中旬,一部“大学迎新嘻哈MV”火爆网络,人称“杭电小马哥”的人气辅导员马鹏宇,因此成为闻名全国的“网红辅导员”。这些现象级的文化IP,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只光片羽,却起码拉升了文化传播的颜值,也扎扎实实为传统文化圈粉,总比蒙尘在神龛上要强得多了。

传统文化“高认同、低认知”的破局办法,大概有两个:一是丢开偶像包袱,懂得亲近生活。传统文化要有格局和情怀,但也不能太“仙儿”,如若离现实生活总是十万八千里,迟早会进故纸堆。道理不复杂,作为传统文化,本身就发轫于火热的生活。脱离生活实践的轨道太远,文化或许就没有传承的可能了。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少些对垒,多些融合。传统文化的“高处不胜寒”,很多时候是人为地疏离与隔绝造成的,把传统理解为“不谈今事、不说白话”;而真正阳春白雪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恰恰是最下里巴人的。

经典长存,时光不老。传统文化要改变“高认同、低认知”的怪象,还是要多往民间走一走,多朝尘世看一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