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文明网> 文明观察 > 正文

传统文化是凝聚我们的底色

2017-11-28 16:58:01蒙曼 来源: 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历史感,指向的都是文化的自信,是中国人共同拥有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每个人都有诗心,每个中国人都藏了一肚子的历史故事,每个中国人都有一套其来有自的行为准则,这就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在日常生活中,思想的分歧和差异随处可见,但是,底色般的传统文化是所有人都接受的,也是最具有凝聚力的。近年来,通过党和国家的一些政策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经过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以及百姓本身具有的基因和自发的热情,传统文化已经从高大上,变得可以被百姓活学活用。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因,但是如何激活这个基因?如何让它成为老百姓的心灵自觉和行为自觉?这就必须要有文化工作者来做工作。当前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把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阐释出来。这是我们文化工作者必须要做的事情,义不容辞。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深入阐发中华文化的精髓。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传统文化的梳理工作。所谓梳理,就是取精用宏,披沙拣金,把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内核提炼出来,让它衔接当下,惠及未来。

国学的任何内容都要先做梳理,文化工作者自己先弄清楚,梳理应当在先。要把人文知识变成老百姓的常识。我的专业是历史。历史是关注社会整体面的学科,我总是力求把专业本身所训练的这种阅读和思考方式贯注到工作中,不从某个局部看问题,而是了解整体的情况、发掘整体的信息。在我的授课中,总是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生活诸多方面,把受众的知识面铺开,告诉他们,美的东西如此广泛,不论你从哪一个角度介入,都是中国传统中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分。我还用了一年时间录制品读唐诗的音频节目,因为新媒体让老百姓与国学有关的个性化表达越来越丰富。

从大学课堂上的老师到面对亿万观众的节目嘉宾,我们必须换位思考,要努力用读者能听得懂的语言去言说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做电视心里想观众,录音频心里想着听众,写书心里想着读者,最后会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作者蒙曼,中共十九大代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