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文明网> 未成年人教育 > 正文

让不同天赋的孩子找到方向

2017-09-13 11:50:29冯立东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编者按

集美是全国闻名的教育之乡,沐浴在嘉庚精神光辉之下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兢兢业业,演绎着不同的感人故事,天天抒写着不凡的美丽篇章。值此第3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推出“砥砺奋进不忘初心——讲述集美教师的故事”系列报道,旨在弘扬教师的动人事迹,传递教育界的美丽声音,聚合教书育人的正能量。

杏南中学陈同斌老师从细处关爱学生,终获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人物名片>>

陈同斌,杏南中学德育处主任,中共党员,厦门化学教育学会理事。厦门市骨干教师,曾获得市“三项主题”先进个人、市教育系统师德奖、市教师技能大赛三等奖、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高中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市级园丁奖、“福建省中高考学科教师“说题”比赛三等奖、福建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先进德育工作者”等。

“因为选择,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收获;因为收获,所以成长!”

他是一位化学老师,但也是学生眼中无话不说的“大哥哥”,右手脱臼时,他用左手板书。得知学生家庭困难时,他偷偷垫付上学费,还为学生买台灯、配眼镜,他就是杏南中学的陈同斌。

初入职时遇到挫折和困难

陈同斌2003年刚毕业就成了高一49个孩子的班主任。至于该如何做老师,他也没有经验。于是,他每天起早贪黑,像是打了鸡血。作为曾经大学校足球队队长,视足球为生命的他,却也不得不忍痛暂时放下这个曾经给他带来无数荣誉的爱好,利用每天放学或是周末为一部分孩子补习功课。

他每天和学生打成一片,但后来发现,这样做带来了“隐患”,班里调皮的孩子开始挑战他的底线,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不按时完成,甚至还用商量的口气和他讨价还价。这让他感到走得太近了,管理起来有时力不从心。

那一年的暑假,是他最难熬的两个月,“倒一”的标签像是张符咒张贴在这个曾经获得无数荣誉又好强的大男孩心中。

在困难中不断反思和总结

痛定思痛,他决定重新出发。可是成长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新学期开始后,他迎来了个人的第一次区级公开课。像往常一样,他找来一份写好的教学设计熟记于心,完全模仿着上。整体效果不错,他也有点沾沾自喜。可是,教研员的一句话却让他如梦初醒:课堂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

陈同斌回想自己过去的课堂教学,确实只是单纯模仿,流于形式。于是在接下来多次的市、区观摩课中,他有意识地去汲取优秀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和师生互动,学习他们灵活多变的评价语言,感悟他们巧妙高超的应对能力,然后再反思,完善和总计自己的教学经验。

就是在经历了这种失败反思,实践再学习再反思的过程,工作短短五年的他便开始在区、市、省级等各项教师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带班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完成逆袭。学生不改变对他的爱,也更加尊重他,敬畏他。

对学生真爱的奉献

有一次,他运动时受伤,右肩脱臼,第二天他一如往常出现在讲台上。看着他用极其笨拙的左手板书,学生笑了,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可是这却是有史以来学生听得最认真、最配合的一节化学课。

有一年,他班上有一个女生想要辍学。他和同事在家访中了解到,这是一位生在不幸家庭中的孩子。母亲精神失常,父亲在一次车祸中去世,孩子的生活仅靠亲戚、邻居的救济。这样的遭遇使她幼小的心灵承受着难言的重创,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让陈同斌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她完成学业。平日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跟她谈心,用自己赛场上的经历鼓励她坚持;天冷了,他提醒她加厚衣服;没钱交学费了,他毫不犹豫地替她把钱垫上……

可是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位女生成绩还是没有太大进步。于是,他去家访,看到这个学生在昏暗的灯光下认真写作业,他才回想起上课时她眯着眼吃力看黑板的情形,自责太疏忽了。第二天,带着学生去买台灯,配眼镜。学生紧紧地把眼镜贴在胸前,泪汪汪地说:“老师,我会努力的!”听着她动情的话语,他的心被震撼了,感受到了莫大的安慰。

后来这位学生学习突飞猛进。毕业时,学生拿着一本精美的笔记本来感谢他,他收下了这份情深义重的礼物,接着便写上祝福语回赠给她。陈同斌说:“老师需要的不是这些,老师最希望看到的是你学有所成。”虽然毕业多年了,但那位学生还是常会与他联系,对他和当时帮助她的老师们都心怀感激。

陈同斌说,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天赋,可以朝不同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注意引导,他们都可以成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