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海小学学生表演垃圾分类情景剧。(本报记者 林桂桢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桂桢 应洁)厦门会晤在即,在集美的海上五月花幼儿园,孩子们也有一个自己布置的“金砖五国乐园”——园方在活动区开辟出几块空间,让小朋友们把部分废弃物品制作成俄罗斯套娃、南非的图腾等手工艺品,将这里装点成金砖国家展示区。与此同时,与垃圾分类相关的益智游戏、舞台情景剧等活动也备受学生青睐,集美区教育系统刮起一场垃圾分类“风暴”。
今年4月起,集美区启动中小学(含职校)、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6所学校被确定为市级试点学校,16所学校为区级试点学校,打造一批操作性强、可复制的样板工程。
集美区教育局还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各学龄儿童的学习特点,及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学生的生活差异,采取不同的普及策略。
校园垃圾分类工作的意义不仅是“从娃娃抓起”,更重要的是,集美区希望建立起“家庭+学校+社区”的联动模式,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整个家庭的垃圾处理习惯,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两所市级垃圾分类试点学校——乐海小学和海上五月花幼儿园,探访集美区推广校园垃圾分类的“秘籍”。
一本指南 “5+1行动”手册 为垃圾分类减负
今年5月初,乐海小学的每一名学生都分到了一本“垃圾分类5+1行动”手册。这本行动指南,给该校学生开出每天的任务清单——周一给文具“瘦身”,不带过多的文具;周二节约使用草稿纸,提倡正反面使用,用完后投放到可回收垃圾箱;周三自带水杯水壶,不使用一次性杯子或饮料瓶;周四向他人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周五多吃果蔬,减少肉食,间接减少地球上的碳排放;周末与父母出行时,使用环保餐具和环保购物袋。
学生须每天记录上述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请家长、老师作点评;一周结束,学生、家长还要根据本周的执行情况分别写感悟,老师给予打分。这些都被逐一记录在“垃圾分类5+1行动”手册里,作为孩子们践行垃圾分类的成长“足迹”。
乐海小学副校长林清叶说,垃圾分类的重要一环在于垃圾减量,“5+1”行动指南除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也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一台情景剧 垃圾分类进社区 让孩子影响家庭
小朋友拎着一大袋垃圾,分别投入路边蓝、黄、绿、红四色垃圾桶,却被垃圾桶“吐”出来。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四位扮演垃圾桶的同学道出了真相,不同垃圾桶各有分工——“垃圾要分类投放”。
以此为脚本的情景剧,在乐海小学、海上五月花幼儿园上演。与垃圾分类相关的顺口溜、儿歌、健美操等也成为学生们喜爱的休闲活动。小朋友们不但在学校里宣传垃圾分类,更把舞台搬进社区,将垃圾分类知识声情并茂地传递给居民。
不仅如此,集美的多所中小学、幼儿园还定期召开家校会议,家校双方讨论垃圾分类的实践情况,如果遇到问题,就共同商榷解决。这相当于,学校给家长布置了“作业”,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做垃圾分类。
通过“小手拉大手”,以各试点学校为中心,垃圾分类的理念辐射至千家万户,无形中影响了两代甚至三代人的生活习惯。
“孩子都在做垃圾分类,我们大人更应该做到。”乐海小学一名一年级学生的家长薄铁丹告诉记者,以前,他对垃圾分类一无所知,自从女儿把环保作业带回家,他就开始跟着做垃圾分类,还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小区的其他居民一起开展垃圾分类活动。
一款游戏 分年龄分区域 采取差异化教学
最近,海上五月花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迷上了一款电子游戏——“垃圾分类小能手”。孩子们在每班一台的一体机上操作,练习把各类垃圾投放到四色垃圾桶里。如果投放正确,机器就会给予褒奖:“你好棒!”若投错了,机器则会提示:“不是放在这里面,再试一次!”
这是该幼儿园的教师自主设计的一款益智游戏。科学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记忆具有直观形象性和无意性的特点,这款游戏正是基于此理论,通过小朋友与软件程序的“互动”,在循循善诱中,强化小朋友对垃圾分类的认知。
在校园垃圾分类工作上,集美区提倡“因材施教”。对幼儿园小朋友,突出直观的图像记忆训练;对中小学学生,可适当增加垃圾分类的作业难度。此外,根据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学生的生活差异,设置差异化的行动指南。比如,如果将来“垃圾分类5+1行动”手册要推广到其他学校,那么在农村学校,“提倡自带水杯水壶”就会替换为其他内容,因为农村孩子本来就较少购买一次性瓶装饮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