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来临之际,一些地方的公墓就推出了一种新的“互联网+祭祀”方式——微信远程祭祀。用户在微信公众号上填写寄语,随后寄语可同步到墓地前的一块大电子屏上滚动显示,以表哀思。(3月22日央广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将至,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节日,清明是人们祭祀祖先、感恩英烈最好的载体,清明扫墓祭祀,不仅是我们的传统习俗,更是提醒我们不忘本的文化节日。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祭祀”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清明的新习俗。 网络祭扫,手机寄托哀思,在年轻人眼中,既环保,又时尚;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却认为这种形式不够慎重,会让清明节传统打折。如何看待“互联网+祭祀”?关键还是要看大众对清明节的认识,而非在于祭祀的形式。其实,“互联网+祭祀”除了能让清明“雨纷纷”更能让节日清又明。 “互联网+祭祀”,用心就不缺仪式感。表达对亲人、英烈的哀思,真情才能让仪式更加庄重。就如一些网上纪念馆,开设向英烈献花,表达哀思,网民真诚地点上蜡烛,写上心语,一样能将节日的意义彰显出来。何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员流动性也相当大,身在他乡,以其在小区、树林边借助夜色悄悄地祭扫,不如将祭祀转向网络,让清明节更加与时俱进地表情达意。 “互联网+祭祀”,表达的敬意不逊色。清明祭扫,目的就是为了表达一份哀思,从而激起前进的力量。那么,在手机普习的今天,通过关注公墓推出的微信公众号,在“更多功能”菜单里写上我们的“思念寄语”,不仅让我们的思念同步在公墓设立的电子屏上显示,实现互联网千里遥寄思念,也能让更多的人,走出传统的祭扫,用更加理性的方式表达对清明的慎重纪念。 “互联网+祭祀”,让传统的节日更清明。每到清明节,公墓里是烟雾缭绕,纸片飘飞,对于环境也不利。要破除传统陋习,“互联网+祭祀”的方式,不仅有效地带动了清明的文明祭祀,也通过互联网,将清明节的传统意义传递给年轻人。因为清明扫墓背后的孝道文化,感恩文化,这种不忘先祖恩德的精神纽带,只有多渠道,才能更好地维系着我们的心空。 网思化作倾盆雨,尽可开轩览物华。“互联网+祭祀”,改变是传统清明的形式,但是增加的确是我们对清明的新认识,多了传递的精神纽带。提醒我们无论走多远,都是提醒我们树高千丈不忘根。(曹春雷) |
相关阅读:
- [ 03-29]“互联网+祭祀” 令清明更清朗
- [ 03-29]看重精神祭祀回归清明文化本义
- [ 03-29]文明祭祀 平安清明 有关部门 提前做好服务保障
- [ 03-28]长乐市玉田镇开展“清明节”缅怀先烈文明祭祀宣传活动
- [ 03-28]文明祭祀诚可贵 安全防范价更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