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间小餐馆,卖点小零食需要办理什么许可证?怎么办?相信不少食品经营者曾经为此挠头不已。根据原有的机构职能和制度设计,经营者需要根据经营项目的类别向不同的行政部门申请经营许可——食杂店向工商部门申请“食品流通许可”,小餐馆向卫生部门申请“餐饮服务许可”,保健食品经营者向食药监部门申请“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条件审核证明”,如果要同时经营以上项目,则要分别向三个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并接受现场审查。 推行“三证合一” 为企业减负 如此“九龙治水、政出多门”的格局,不仅导致经营者疲于提交各类申请、应付各种检查、加重了企业负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和监管效率的降低。根据上级部署安排,集美区市场监管局于2016年6月1日起推出食品经营许可“三证合一”制度改革,将原本需分别申请的《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条件审核证明》整合为《食品经营许可证》。 此举实现“六个一”的目标——即经营者只需“在一个窗口、填一份表格、交一次材料、受一次检查、在三分之一承诺时限内、领一张许可证”,即可根据批准类别从事包括食品销售、餐饮服务、保健食品销售在内的多项食品经营许可项目。为确保这项改革平稳开展、有序推进、取得实效,集美区市场监管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人员培训和服务能力提升,线上线下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对改革情况的知晓率,注重过程监控和各审批环节时限控制,提升服务意识,提高群众满意度。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区市场监管局已完成食品经营许可4048家新办、341家换证、981家注销,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等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精细化管理 守护百姓食品安全 在优化审批流程、降低准入门槛的同时,区市场监管局还通过分类分级管理、网格化管理等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分类分级管理,将食品经营企业按照经营项目、现场卫生、设施设备、人员状况等指标划分为A、B、C三个等级,为每个等级确定不同的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卫生条件好的企业日常检查频次低,减少企业负担,有利于其自主经营、自我完善;卫生条件差的企业日常检查频次高,保持高压态势,督促其改善卫生状况、保证食品安全。 网格化管理,即将全区食品经营企业按照行政村、社区等划分为网格,每个网格指定专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负责各自网格内食品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食品抽检及专项整治行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人员配备数据采集和查询终端,一键查询经营企业营业执照及许可证相关信息,为日常监督检查提供便利。片区负责人则可以通过后台数据统计,了解各网格内食品经营企业证照办理及专项整治情况,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通过网格化管理,区市场监管局落实监管责任、明确监管目标、提高监管效率,推进食品安全监管科学化、数字化、常态化、精细化。 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优化许可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改进服务方式,在放宽准入条件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经营者提供便捷、高效、贴心的服务,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做出更大贡献。(记者王晗) |
相关阅读:
- [ 01-13]集美出口企业退税去年达到16.7亿元
- [ 01-13]集美:加大生态文明建设 跻身“国家生态区”
- [ 01-13]集美去年征地量全市第一 不断有新项目落地开工
- [ 01-12]集美区多措并举不断深化志愿服务工作
- [ 01-12]厦门集美区政府购买服务 公交公司提供专业服务
- [ 01-12]集美区政府购买服务 让公交司机开校车接送7所学校近千名学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