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集美文明网 > 文明观察 > 正文

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21-12-23 08:23:01  作者: 付彪  来源: 漳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顺其自然”再捐款105万元,这是23年来他(或她)用虚拟的地址、虚拟的名字捐给宁波慈善总会金额最多的一次。根据其意愿,款项主要用于助学、助教等教育方面。“顺其自然”为了不透露真实身份,费尽心思,曾留言称“坏事不做,好事不说”,其故意将每张汇款单上的金额控制在1万元以下,就是为了“规避”署真名的要求。(11月24日《北京青年报》)

从1999年开始,“顺其自然”就成了宁波的“焦点人物”。对很多人来说,“顺其自然”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23年来不间断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累计捐款金额已达1363万元,其事迹也被媒体反复报道;说陌生则是因为这23年来,始终没有人见过其庐山真面目,甚至不知道“顺其自然”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

正如不少网友纷纷猜测他(她)的身份,有人说从字迹看是一名女性,有人称也许是一个组织。网友认为,数十年如一日的善行,虽然不想被打扰,但真的很想知道到底是谁。据介绍,多年前宁波市慈善总会也曾公开发起过寻找“顺其自然”的活动,但并没有结果。其实,凭借现在发达的技术手段,想找到“顺其自然”并非难事。但其“规避”署真名等做法,已经充分表明“顺其自然”不愿现身。“把钱用好就是对他(她)最好的尊重”。

无论留名或不留名,“顺其自然”的善行都一样崇高可敬,与其刻意寻找,有违其行善初衷,不如见贤思齐,学习他(她)的慈善文化,把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传递给更多人。实际上,在“顺其自然”的感召下,各地匿名捐赠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温州有个“兰小草”,每年雷打不动捐款2万元,隐姓埋名捐了15年,直到其因病去世,身份才被揭开;青岛有个“微尘”,数次大额捐款不留名,后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嘉兴海盐县有个“金粟缘人”,连续7年在寒冬将“温暖”如期送达,整整捐赠了700万元,却从来没露过面……他们都像“顺其自然”一样,用低调而纯粹的爱演绎着新时代乐善好施的人间真情。

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慈善文化的弘扬。慈善的本质是一种割舍不断的人间真情,慈善的原则乃是基于这种真情爱意的自觉自愿。“兰小草”生前告诫家人“左手做好事也不能让右手知道”。“顺其自然”留言称“坏事不做,好事不说”。这也是一种慈善文化。行善留不留名,是当事人的选择,但善行需要宣传、需要弘扬。“顺其自然”的事迹反复被媒体报道,就是让慈善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让更多人加入到慈善队伍中来。

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道德自觉;慈善不仅在于大灾之时捐款捐物,更在于日常中的善心善举。慈善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人献出一点爱,积小善为大善,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温暖,我们的生活也必定会充满明亮的色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