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集美文明网 > 文明观察 > 正文

传统文化需要更多民族性表达

2021-06-23 10:06:51  作者: 言冉  来源: 莆田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中国风节目“出圈”的背后,是创作者满足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诚意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敬意。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审美。立足本土,紧跟时代,善待传统,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记忆,应当成为综艺节目创作的一种风向。(6月17日 《光明日报》)

端午节期间,《端午奇妙游》的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再一次让河南卫视收获如潮好评。回顾此前全网刷屏赞声一片的《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和《清明时节奇妙游》,国风节目的大范围出圈让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蓬勃的时代生命力。而这些极具地方文化色彩的艺术呈现备受认可,也证明了传统文化需要有更多民族性的表达。

当前,传统文化内容节目逐渐成为文化类影视作品的一项重要子类,观众之所以热衷于追逐国风,是因为能在节目的文化表达中寻找到民族情感的归宿和共鸣,并上升出一种宏大的集体情怀。例如河南卫视打造的“唐宫小妹”,就是一种探索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表达方式,让观众有更深的代入感和认同感,增强文化节目的感染力。

从文化载体上看,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依托的载体有传统节日、文物古籍、地方传统手工技艺等,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民族色彩。因此,要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就需要根据民族的历史实际和文化特点进行情感表达和文艺创作。做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表达,一方面能够更大程度地保留文化古韵,在历史的进程中守护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核,传承真实的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另一方面能够在世界文化之林展现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风采,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要让传统文化有更多的民族性表达,一是要深耕民族内核,立根于国、立足于民,挖掘本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键所在,提升中华文化的辨识度。二是要专注文化审美,摒弃捆绑流量、跟风热点的思维,以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为优先,用艺术之美征服观众。三是要把握创新与复古之间的平衡,在表现形式上创新,在表达内容上复古,既不使外在形式压过内在实质喧宾夺主,又能够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借助先进科技为传统文化赋能,给予观众更具新鲜感和时代性的文化体验。

如果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瑰宝,那么民族性表达无疑是开启文化宝藏最好的钥匙。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优质的民族性表达能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掷地有声地发出中国民族之声,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文化之美。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