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集美文明网 > 文明观察 > 正文

让法治文化浸润民心

2021-04-14 18:58:51  作者: 王坤  来源: 四川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创作生产与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等文艺精品工程有机衔接的优秀法治文艺作品。(4月6日《人民日报》)

培育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引领我们走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支撑。同时,法治文艺作为法治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其繁荣局面,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更丰富、更活跃,还能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提升法治素养、凝聚法治共识,从而筑牢法治根基。为此,通过加强组织引导,动员各方力量,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营造良好氛围,是民心所向,是必要之举,也是当务之急。

不完全排除有少数人对社会法治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一定偏差,他们可能会习惯性认为,法治就是一种普遍约束,具有不可替代的严肃性、严谨性,只要严格按照法定行为准则,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就是法治素养的最好体现,很难与文化、文明、文艺结合起来。实际上,社会主义法治原本有着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与外延,不仅表现为执行层面的刚性落实,更多展示的还是精神文明的一种新境界、新高度。当我们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维落实到行为自觉,便是一种“和”与“美”的文化沉淀,也就是精神文明的最佳象征。

故而,要真正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必然离不开宣传教育的引导作用,而这个教育引导的过程,即是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同时,用文化的独特魅力去吸引人、打动人、感召人、鼓舞人,又必定离不开优秀文艺的精彩呈现。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心创作、精准传播,用多种艺术表现形态,把法治文化的精神内涵展现出来、弘扬开来,就是要让法治精神的种子在人民群众之中落地生根,从而在全社会盛开文明之花,缔结出更多丰硕的文明成果。

那么,如何才能让法治文艺走向繁荣,进而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一方面,在艺术作品的内容把握上,要巧妙构思、精心编排、合理布局,通过将法治元素与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形成一批有温度、有质感的文化艺术作品。比如,可以歌曲、舞蹈、影视、文字作品等多样形式呈现,既上得了舞台,又进得了影院,也入得了书房。另一方面,在宣传平台的推广利用上,要从单一、刻板的模式中走出来,注重打造多位一体的对外传输格局。既要走好亲民路线,尽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艺作品展现出来,让群众愿意接受,更容易接受,且直抵心灵;又要坚持便民原则,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用不同方式推送文艺作品,以达到法治文化浸润民心“不落下一人”的长远目标。

总体而言,以人民为中心,通过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让法治文化的精神内核更充实、更饱满,其产生和传递的社会正能量也必将更强大,同时也更有利于展现深度的文化自信。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