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扭转“唯论文”的不良导向
2020-12-22 09:16:46 来源: 泉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一直以来,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存在“唯论文”现象,造成了学术功利化浮躁化、创新创造动力不足、侵蚀学术风气等后果。为切实扭转“唯论文”不良导向,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划定“十不得”底线,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指明了方向。 论文是反映科研成果的最直接载体,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表达方式。破除“唯论文”之风,不是对论文进行全盘否定,而是对近年来学术界唯论文至上,并由此导致一系列学术性、社会性问题的纠偏。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来评价一位学者的学术造诣,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把“唯”字放在首位,将论文作为奖金申请、职称晋升、职务提拔等的唯一考量要素,则难免陷入唯论文是瞻的泥沼,导致功利化倾向的抬头。 “唯论文”所带来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为了能够完成论文发表任务,有的科研人员专挑容易出成果的短平快课题做研究;有的扎堆于热门学科,导致一些重要学科领域人才流失、边缘化;有的注重于数量而不顾质量,注重国外期刊而矮化国内期刊,盲目追求发表数量和刊物等级;有的因此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忽视了基础教学、临床医学、科技推广等其它重要工作。更严重的是,“唯论文”引发了一些学术不端现象,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等问题被屡屡爆出,严重损害了高校形象,甚至国家形象。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多出科研成果是国家发展的强烈需要,但多出成果不是单纯追求数量,更要侧重于质量。要匡正科研风气,引导科研工作者把精力集中投入到高质量的科学研究之中,需要加快建立更加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必须大力纠正“唯论文”的不正导向。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等相继出台,为我国各领域学术研究破除“唯论文”都提供了具体遵循。 破除“唯论文”既是要纠正过去不尽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更是要加快构建符合学术研究规律、科学务实管用的新体系。不再“唯论文”并不是不再“要论文”,而是要引导科研人员在创新提质上多钻研、多用心,追求论文的创新价值和实用价值,并且从根本上坚守住学术底线和做人底线,彻底纠治学术不端现象,净化科研领域风气。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对优化学术评价体系开出了“良方”,更关键是要抓落实,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加强探索和实践,在如何建立更加多元、包容、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为推动我国从“论文大国”转变为“学术强国”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