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集美文明网 > 文明观察 > 正文

非遗“活起来”方能持久传承

2020-05-08 16:23:00  作者: 闻平  来源: 福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作为闽都文化的发源地,福州鼓楼在2200多年历史长河中,沉淀出许多璀璨的文化瑰宝,包括闽剧、花灯、香店拳、闽派古琴等6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地迎接第44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近年来,福州鼓楼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展开保护和传承工作,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时代特色,用这些传统文化基因展示闽都文化、讲述鼓楼故事。(4月26日《福州日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它在整个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保护和传承好这些非遗文化责任重大。

非遗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不能停留于静态保护阶段,只有让非遗“活起来”,才能为非遗注入持久的活力,实现长期可持续的传承与发展。要让非遗“活起来”,关键在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人是非遗文化的展示者、传承者,是传递非遗文化火种的“火炬手”,只有一代代传承人能够接力传承下去,非遗文化才不会失传与湮灭。

现在非遗文化传承人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不少人都已到古稀甚至耄耋之年,需要更多的年轻人传承衣钵,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搭建广阔的平台,让更多年轻人能够接触非遗、喜欢非遗,愿意学习和传承非遗技艺。福州鼓楼区通过建立非遗基地和非遗传习所,组织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把非遗文化传给广大青少年,是非遗向下一代传承值得探索的路径。

要让非遗文化焕发生机,就必须从生活中汲取活力。非遗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发端于民间,本就不是高冷的形象。现在文旅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互联网经济方兴未艾,让非遗文化有更多渠道可以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样既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也让非遗文化传承人得到丰厚的经济回报,实现文化艺术与经济价值的互通,增强了非遗传承的内生动力。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和传承好非遗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让中华儿女能够从这些蕴含中华文明、民族精神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汲取力量,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