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集美文明网> 文明观察 > 正文

“戒尺”教育助失范生理性回归

2019-07-26 17:30:22陈桂芬 来源: 瑞安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戒尺,是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如果现在的学校采取这种戒尺教育,会被接受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对于那些调皮捣蛋、影响课堂纪律的孩子,老师该如何加以管教?这也是让很多老师困惑的问题。教育重了,唯恐被扣上“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恶名;教育轻了,又无实际效果。教师往往对这类学生想管不敢管,为明哲保身放弃了教育的责任。现在教育部提出将依法保证教师享有“惩戒权”,让教师重新拿起了“戒尺”,对孩子进行合规、合法地管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惩戒”教育来确保其健康成长。如果放手不管,反而是害了孩子。如何实行“惩戒”教育?这是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惩戒”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既要到位但不能越位,既要守位但不能失位,同时需要社会、家长积极配合。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缺少挫折,家长只“夸”不“管”会宠坏孩子,养成调皮捣蛋、性格冲动的坏习惯。这样的孩子,最需要教师拿起“戒尺”进行规训与教导。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惩戒”教育不是目的,而是爱的过程,主要是让失范的学生理性回归。

学校要在教育部门指导下,将“惩戒权”落实到学校管理章程中,明确教师和学生的权责。“惩戒”不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有依据地开展工作。教师要坚守师德底线,从保护学生心理健康角度出发,让学生在惩戒中感受到爱的教育。

古人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落实教育责任,才能将孩子教育成才。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