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集美文明网> 文明观察 > 正文

莫让“泉眼”变“钱眼”文明当先行

2019-03-26 23:06:32陈克礼 来源: 浙江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泉眼”变“钱眼”,让人大跌眼镜,可这样的做法却屡见不鲜,仅济南趵突泉景区七十二名泉,媒体就不止一次曝光过。类似游客在景区抛洒硬币许愿的行为,除了让“泉眼”变“钱眼”,连带洒落了文明,实在是打错了算盘。对于抛洒硬币的行为,应当及时喊停,呼吁文明先行。

游客抛洒硬币许愿,无非是认为“泉眼”可以祈福显灵。然而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济南七十二名泉的成因,源于济南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既然“泉眼”没法显灵,就应该认真反思。游客抛洒硬币未必显灵,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才见文明。游客抛洒硬币,最多满足了一时的好奇心、虚荣心,却在不经意间丢失了文明旅游意识,违背了社会公德的具体规范和要求。一个游客抛洒硬币,可能只体现出游客个人的文明素养,但是当众多游客不约而同抛洒硬币,就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等闲视之,理应及时劝导和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通过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大家争做讲科学、讲文明的游客。

引导游客讲科学、讲文明,需要久久为功。而破解“泉眼”变“钱眼”问题,则需要文明先行一步。首先,要破解“破窗效应”。这需要景区管理方、导游人员等一起努力,第一时间劝导和制止游客抛洒硬币的行为,及时清理水池、硬币等杂物,促使游客文明观赏,谢绝抛洒硬币。其次,要做好文明疏导。景区管理方不妨在景点旁边建一个投放硬币的箱子或容器,引导有好奇心的游客投硬币到箱子或容器里,并及时公布钱币的去向,让游客放心投币。最后,要做好文明宣传。可以依托景区现有的设施,设置遵德守礼牌、文明提示牌等,做到文明宣传随处可见、入心入脑,引导游客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爱护景区公物设施,保护景区自然环境。

文明先行一步,陋习退后一步。莫让“泉眼”变“钱眼”,不仅限于劝导和制止游客的不科学、不文明行为,还在于引导游客讲文明、树新风,强化公共意识、责任意识,才能让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见诸行动。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