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是党和政府为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而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对增强农民文化自信、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2007年以来,农家书屋得到全面推广,覆盖了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推动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过,受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和城乡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的农家书屋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近日,十部门联合发布农家书屋改革方案,就是希望通过提升服务效能,解决当下存在的种种问题,打通农家书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村的阵地、高地和园地,成为农民的福地。 农家书屋应该成为农村思想文化的阵地。农家书屋有扎根基层、亲近群众的天然优势,理应成为传播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使“农家书屋”的功能更接地气,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把它建成农村思想教育的新课堂。 农家书屋应该成为农村文化传播的高地。农家书屋要探索适合农村阅读需求的服务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要注重探索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利用技术手段拓宽传播渠道,研发适用于农民群众阅读的数字文化产品,增加数字化阅读产品和服务供给,以适应农民群众阅读方式的变化。此外,要致力于创新管理模式,打造专业的图书管理员队伍,保障农家书屋健康稳定运行。 农家书屋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园地。做好农村孩子的教育工作是扶贫的根本。作为农村最基层的公共阅读服务机构,为少年儿童提供阅读服务是农家书屋的工作重点。一方面,要努力增加少儿读物的种类和数量,把农家书屋打造成为农村少年儿童的精神乐园和第二课堂;另一方面,要引导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村少年儿童,搭建起多方参与、共同协作的帮扶平台,为农村孩子点燃追寻梦想的明灯。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保障,需要文化铸魂。调动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充实农村群众的精神生活,培养造就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让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的“福地”。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