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河南已建设完成“乡村音乐厅”近200个,倡导推广“乡镇图书馆”建设,既补上短板又做足内功,从硬件投入、内容丰满到机制完善齐头推进,在9万名注册文化志愿者中征招了1.6万人,组成一支支文化志愿小组,分赴全省贫困乡村。(3月20日人民日报)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需要文化铸魂。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反映了农民的处事原则、人生理想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模式等,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河南以文化建设为依托开展的一系列探索,正是旨在重视、挖掘和利用好乡土文化,不断推动乡土文化繁荣发展,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绝源泉,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有了乡村音乐厅,村里的孩子告别了没有老师上音乐课的日子;志愿者带来了专业的指导培训,让村里组建起自己的舞蹈团、戏曲团、器乐团,生长出一支永不离开的文化队伍;有了乡镇图书馆,全区的图书资源得以整合和共享,农民持“一卡通”可以在任何一个点借书还书,留守孩子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二课堂”;还有遍地开花的“村晚大联欢”,给了乡亲们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大舞台,唤醒了沉睡于乡土民间的文化渴望,释放出积极向上的澎湃能量。 河南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种种举措,其中所遵循的基本逻辑,就是立足乡村群众的现实需求,在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之上,为乡村文化补短板、做内功,从硬件投入、内容丰满到机制完善齐头推进,让优秀文化在乡村生根发芽,把文明的种子“种”进农民的心里。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乡村文化面临着种种困境。一些乡村传统生活形态、社会关系日趋淡薄,乡村文化日渐荒芜。若只强调“送”文化,难以持久,更可能因为视角和审美的差距,产生文化和心理上的隔阂。让文化“土生土长”,就是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汲取乡土文化营养,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化“土生土长”,才更有乡土味、人情味。引导传统乡土文化向现代文明转变,在努力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之外,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融入现代文明理念,讲好农民故事,传播乡风乡情,让优秀的乡村文化开花结果、浸润人心。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