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集美文明网> 文明观察 > 正文

“土生土长”的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2019-03-26 22:42:15程序 来源: 张家港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16年以来,河南已建设完成“乡村音乐厅”近200个,倡导推广“乡镇图书馆”建设,既补上短板又做足内功,从硬件投入、内容丰满到机制完善齐头推进,在9万名注册文化志愿者中征招了1.6万人,组成一支支文化志愿小组,分赴全省贫困乡村。(3月20日人民日报)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需要文化铸魂。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反映了农民的处事原则、人生理想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模式等,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河南以文化建设为依托开展的一系列探索,正是旨在重视、挖掘和利用好乡土文化,不断推动乡土文化繁荣发展,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绝源泉,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有了乡村音乐厅,村里的孩子告别了没有老师上音乐课的日子;志愿者带来了专业的指导培训,让村里组建起自己的舞蹈团、戏曲团、器乐团,生长出一支永不离开的文化队伍;有了乡镇图书馆,全区的图书资源得以整合和共享,农民持“一卡通”可以在任何一个点借书还书,留守孩子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二课堂”;还有遍地开花的“村晚大联欢”,给了乡亲们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大舞台,唤醒了沉睡于乡土民间的文化渴望,释放出积极向上的澎湃能量。

河南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种种举措,其中所遵循的基本逻辑,就是立足乡村群众的现实需求,在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之上,为乡村文化补短板、做内功,从硬件投入、内容丰满到机制完善齐头推进,让优秀文化在乡村生根发芽,把文明的种子“种”进农民的心里。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乡村文化面临着种种困境。一些乡村传统生活形态、社会关系日趋淡薄,乡村文化日渐荒芜。若只强调“送”文化,难以持久,更可能因为视角和审美的差距,产生文化和心理上的隔阂。让文化“土生土长”,就是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汲取乡土文化营养,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化“土生土长”,才更有乡土味、人情味。引导传统乡土文化向现代文明转变,在努力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之外,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融入现代文明理念,讲好农民故事,传播乡风乡情,让优秀的乡村文化开花结果、浸润人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