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可看千台戏,三天可读万卷书。”一年一度闻名全国的河南宝丰马街书会,确实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不得不提及的是,马街在历史上是“商贾云集、物产集散”的繁盛之地,长期以来,马街书会据说是全国各地说唱艺人“心中的麦加”,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如约“开腔”,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观,迄今已经有700年历史,真让人为其欣喜,期待它能走得更远更久。 “书会在麦田,曲艺在流传。”说书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曲艺,是文化的浓缩、语言的载体,相对于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说书的受众最为广泛,既影响着士绅群体、知识阶层,也滋润着市井百姓的生活。听评书,曾一度是人们的一种主要休闲娱乐方式,刘兰芳、单田芳、袁阔成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更是成为全民偶像。 由于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加上文化娱乐选择日趋多元化,说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如今并不乐观。一方面,老一辈艺人渐渐离去,学说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在人才培养上产生了断层危机;另一方面,传统书目和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有了脱节。在这样的背景下,马街书还能出现观者如潮的“燃爆”情形,很值得去分析和探寻。 马街书会在发展和传承中其实也遭遇过困境,但河南省启动了濒危民俗文化抢救工程,对马街书会等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并通过设立马街书会民间艺人补助专项资金等方式,延续了马街书会原有的风采,这些无疑是“制度补血”的体现,更是马街书会“涛声依旧”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书会能否吸引人,还重在所说之书的内容能否贴近这个时代,重在能否有现代生活的代入感。如果一味抱残守缺,书会也难续辉煌。这就需要说书艺人进行“自我救赎”。参加马街书会的艺人们就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且有时代色彩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在每年的马街书会上都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说书艺术永不落幕需要“制度补血”,更需“自我救赎”,马街书会的盛况如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值得其他曲艺、剧种在传承和发展上借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