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虽然处在幸福的新时代,但仍需要红色精神来“补钙”。有红色精神滋养,我们才能“吃水不忘挖井人”,更好地饮水思源,牢记今天的幸福来自哪里,从而走好今后的奋斗之路。 各地红色故事并不缺乏。如何让这些富含精神钙质的红色故事更好地走进群众的心里,将红色故事搬上舞台、搬上荧屏是一条不错的途径。要将红色故事搬上舞台,起到震撼心灵的作用,必须坚持“三有”,即:有原型,有功力,有后效。 有原型的红色故事才更加动人心,更能发挥好育人作用。有依据、有原型的红色故事走上舞台,不仅让观众感受到红色故事的详实感人,更让那些逐步淡化的红色印记变得清晰起来。有原型的红色故事多多出现在舞台上,才能更好地激励精神、涵养人心。 出现在舞台上的红色故事,亟需演员的功力捶成。每个出现在舞台上的红色故事,需要每个演员精益求精的表演。要演好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不能光有颜值,更不能功力不够戏来凑,出现夸大事实甚至恶搞英烈的戏份,这样只会给红色精神抹黑。只有参演的演员功底足够扎实,即便是客串的普通群众,也不能马虎,才能让观众深切感受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有后效。对于搬上舞台的剧目、电影、电视,不能只求演和播,更要观察总结这类故事在舞台、荧屏上的效果,要通过观众评剧,演员与观众互动等行动,帮助红色故事编辑更好地创作,帮助演员更好地演出,这不仅对深入挖掘红色故事有帮助,对于演员的成长也大有裨益。 将红色故事搬上荧屏,只有在有原型、有功力、有后效这“三有”上一环扣一环,环环着力,才能教育和激励更多中国人不忘过去,为祖国的发展强大继续奋斗。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