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仅是作为旅游名片的黄山环境优良,走进黄山市的任何一个村落,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都是标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流连其中,成为发展旅游、振兴乡村的重要竞争优势,更加凸显了乡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打造优质的乡村环境,不仅需要政府的重视和群众的努力,还需要在环境治理模式上加大创新力度,这样才能既呵护好乡村的“面子”,也构建起长效实用的管理体系,从而促进青山绿水在乡村长久保持。 乡村环境有着强烈的人文与自然印记,与城市环境有着天壤之别,这也是乡村能够吸引人的宝贵资源。不过,近年来一些乡村环境污染也在加剧,破坏了乡村的景致也降低了农民的幸福感,成为困扰乡村的一大难题。乡村振兴的课题包罗万象、涉及面广,但毋庸置疑的是,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基础,无论是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还是吸引人才、留住乡愁,如果不能提供舒适宜人、干净整洁的环境,就难以提升乡村的基本吸引力和竞争力,乡村振兴的基础就不会扎实。因此,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直接关系乡村振兴,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是必须攻克、尽快解决的难题。 黄山市之所以能在全域众多乡村织造出紧密的生态环境保护网,主要就是得益于环境治理模式的有效创新。无论是以PPP项目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乡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还是农药集中配送,建设垃圾兑换超市升级版等等,都具有鲜明的创新色彩,符合地方实际和群众需求,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乡村环境治理提供了有价值的范本和经验。当然,不同地方因为历史、人文、自然、经济等各方面的条件不尽相同,不可能有完全统一的标本,但其中的思路是可供参考的,构建长效实用的治理模式,是推动乡村环境持续向好的重要基础。 创新为解决乡村环境治理难题提供了解题的新思路,需要不断去探索与尝试,创造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的成功模式。只要乡村的容颜越靓,振兴的路径就会越宽,良好的乡村发展生态将加速形成,老百姓离向往中的美好生活就会更近一步。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