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耳朵“看电影”:诠释集美别样的美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广播剧《跨岛筑梦人》研讨会在集美召开 12月6日,集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播剧《跨岛筑梦人》研讨会在区政府会议厅举行,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集美新城建设者以及高校学生、听众代表与广播剧主创“面对面”,交流《跨岛筑梦人》的创作故事和听后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赖朝晖参加研讨会。 四个故事 不同侧面展示集美改成就 “这部剧听起来非常亲切,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以小见大展现厦门集美跨岛发展的主题,这部广播剧青春大戏也邀请到国内一线的优秀配音演员,演绎了四位年轻人跨岛筑梦的故事,建议拍摄成为微电影吸引年轻受众,在新媒体平台拓展有声作品的影响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厦门节目制作室主任、广播剧《跨岛筑梦人》主创代表刘立忠在谈起该剧制作时表示。 “这部作品,仅正式论证会就开了四五次,剧本梗概修了6稿,历时七八个月。”在研讨会上,《跨岛筑梦人》的编剧薛伟强介绍了创作历程。他说,《跨岛筑梦人》是一部“青春大戏”,主人公有厦门地铁建设者、集美大学老师、软件园三期程序员和金牌导游,通过演绎这四个年轻人的爱情、梦想、欢笑和泪水,生动诠释厦门改革开放、跨岛发展的变化历程。 厦门理工学院教授、未来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林小勇说,“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剧很多,都以很长的时间跨度来创作,但这部剧聚焦当下的10年,反而更亲切,更有认同感。” 十二集纪录片《项南》总策划、总撰稿、总编导林志远阐述,“做电视、电影是以镜头说话,这部剧让我感受到镜头一直在推进,它的美在于聚焦在集美四十周年最经典的镜头画面,它把跨岛发展跟四个年轻人紧密结合在一起。我感觉到因为演播人员的高超技艺,让我看到对话的眼神,看到情感的矛盾冲突,这部剧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用‘耳朵看电影’,希望这部剧能做成微电影,像之前的《庐山恋》一样成为集美发展的代表。”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