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集美文明网> 文明观察 > 正文

纪录片不宜过度商业化

2018-10-16 21:21:30舟平 来源: 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商业价值决定市场竞争力的时代,作为相对小众的纪录片,与商业电影相比在院线竞争上无疑要弱势不少,即便有的纪录片能够凭借高质量赢得良好的观众口碑,但在票房上有时还不如观众口诛笔伐的烂片。这种商业变现能力的差距,必然会导致纪录片在商业变现模式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但是,如果尺度把握不准,过分追求商业化,纪录片会偏离自有的艺术准则和文化价值,破坏自身在观众心目中的良好印象。

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纪录片已经开始逐渐显露出过分商业化所带来的负面倾向:一方面频频露脸的赞助商品牌和产品与剧情有明显的违和感,强烈的广告既视感让观众一时不能适应;另一方面强行嫁接的广告,让剧情变得生硬与尴尬,损耗了纪录片赖以安身立命的真实感,降低了艺术水准。观众不满意,纪录片就辜负了观众。

在商业化市场环境中,如果将纪录片完全与商业割裂开来并不现实,但追求商业价值也要讲求方法、注重方式,不能过度或者生硬植入广告,将纪录片变成了广告片,以牺牲品质为代价去追逐眼前的利益,这种去艺术性的商业方式对于纪录片的口碑和形象而言就是竭泽而渔,长此以往将会令纪录片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行业活力消磨殆尽,对长远发展将会十分不利。

纪录片贵在真实,可以说真实就是纪录片的生命线,这是纪录片与其他类型影片最大的竞争优势。观众渴望通过纪录片的视角,去感受和领略这个真实的世界,用不一样的视野去审视世界之美,而不是换一种方式来欣赏广告。纪录片必须在真实性上立身,在此基础上再去采取适宜的方式拓展商业性,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有机融合,避免出现沦为产品推销的尴尬。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目前纪录片在观众的口碑和形象已大幅提升,商业发展的道路也在拓宽,这时候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者更是一种考验,究竟是不择手段力求变现,还是不忘初心坚持艺术,将会决定着一部纪录片乃至整个行业未来的成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