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第34个教师节如期而至。虽然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曾发布《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但个别家长依旧发愁,要不要给老师送礼物。 有人认为,“中国是人情社会,送点小礼似乎也没啥,增进感情、拉近距离,相逢开口笑,和谐!”其实,家长配合好老师,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就是最好的节日礼物;老师们敬业热情,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就是对家长最好的回报。理想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就该如此,老师和家长一起为了孩子的学习、成长而努力,其中不必掺杂其他。 现实中,一些家长在教师节是否送礼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会变得物质化、功利化,表面上是焦虑所致,希望借助礼物让老师多给自己的孩子一些“福利”,实则是对教师本人以及这个职业的不尊重与不信任。在一些家长眼中,认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以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只是说说而已,不讨好老师,孩子有可能受委屈。 正是由于这种不尊重不信任,以及由此带来的猜忌提防,才导致每逢教师节,都有家长处于两难的境地。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孩子最受伤。他们看到的是虚伪,误以为情感表达就该物质化功利化,偏偏最该感受到的真诚赞美与祝福,却缺失了。 尊重与信任才是最好的教师节礼物,也是尊师重道的基本体现。在第34个教师节,家长不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感谢、学会感恩,制作卡片也好,赠送鲜花也罢,或者亲口对老师说“谢谢”,只要情意到,礼物无所谓。老师和学校也不妨当众表态:这个教师节不收礼,尤其拒绝贵重礼品,收礼也只收孩子诚挚的祝福,以及家长的尊重与信任。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