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各高校迎来开学季,家长们也迎来了消费季。从以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组成的老三样,到现在数码相机、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组成的新三样,都是不少学生不可或缺上学标配。这些贵重物品究竟有没有配置的必要,恐怕尚要打上问号,而这种因注重攀比、爱慕虚荣所产生的过度消费,却在客观上助推了不良风气在大学校园的盛行。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还是由于大学生没有养成理性消费的良好习惯。 保持理智,正确的消费观念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品质。很多大学生目前还是依赖于父母的“伸手党”,并没有实现经济上的独立,更应该做到量入为出、理性消费。大学生的本职依然是学习,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与此同时,已经是成年人的大学生,亦可以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好课余时间从事一些兼职,由此,可以更好地树立对劳动的尊重,认识到赚钱的不易。 把握尺度,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一些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不“落后于人”,一味地满足孩子不合理的消费需要,而这种骄纵恰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可见,家长决不能对孩子过分纵容,应当作出表率,做孩子理性消费的引路人,把握合理的尺度与界限,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引导孩子通过自身的劳动换取相应的价值。 掌握火候,学校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引领。学校要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营造适度消费的良好风气,杜绝功利主义、物质之风在校园里的蔓延。学校如果失去定力,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之中,培养出的学生自然多随波逐流之徒,而少砥柱中流之辈。而唯有学校灵魂不失真,学生的心灵才不会荒芜。在大学生精神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在步入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学校有义务帮他们扣好价值观的“纽扣”。 量入为出、理性消费,别让青春在虚无中褪去生机。须知,理性消费不仅是一种文明的习惯,更是一种高效的生活能力和健康的生活态度。文明生活需要理性消费,与其趋之若鹜地去消费所谓的时髦,不妨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上,毕竟唯有自己学到身上的本领,才是别人偷不去、盗不走的财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