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而博物馆因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独特的文化魅力,渐渐地成为了各类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研学旅行的兴起,充分说明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家长朋友们认识到,让孩子利用闲暇时间走出校门进行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研学旅行火热的当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研学旅行名不副实,往往是走马观花、华而不实,最终损害了中小学生那颗求知的心。 据悉,这种博物馆研学旅行的价格着实不菲, 2—3天的短途研学收费一般在2000元左右,有些长途的收费达6000元。众所周知,博物馆本身是公益性质的,这些打着研学旗号,包装出高价的研学旅行产品,让博物馆失去了公益属性。而大多研学旅行的机构并非专业的教育机构,对于参与的孩子们学习兴趣、知识储备、教育习惯等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和掌握,往往是蜻蜓点水式地看一看,漫无目的地走一走,大都没有机会,也没有专业的人士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答疑解惑,冷落了孩子原本兴趣极大的求知心。 研学旅行出发点是好的,对于普及文化知识,提升中小学生文化素质,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学旅行是个新事物,与旅游相比,参观的地方不是收费的景点,而是公共的博物馆,从人员来看,报名的大多是未年成人,从目的来看,家长希望孩子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有所收获。然而,恰恰一些研学旅行,钻了这个空子,价格高得离谱不说,还往往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使孩子深度体验到文化魅力。 对研学旅行这一新生事物,除了进行有效的监管,杜绝打幌子的虚假乱象,更要因势利导,借助丰富的资源、正规的机构、社会的力量让研学旅行真正发挥出研学优势作用,使广大中小学生从中受益。具体到博物馆本身具有部分教育功能,要认真对待未成年人的研学热情,结合自身特色,精心打造精品研学课程,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对于学校而言,要结合自身教学特点,担负起组织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责任,同时,相关从事研学旅游的企业,既要图利更要做到真研真学,绝不能打着研学的幌子去欺骗广大家长和学生。 让研学旅行真正走进孩子的心坎儿里,坚决避免走马观花、名不副实的研学旅行,才是博物馆研学旅行的“正确打开方式”。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