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来说,这门课至关重要。但是,从在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不少大学生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成枯燥乏味的“点名课”。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将思想政治之“盐”溶入学校教育之“汤”,让思想政治课有滋有味,才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们走进思想政治课,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声有色。 要用好“盐”,把握好思政课教育本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高校的鲜亮底色。守住底色,巩固住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把握的关键所在。立足于此,把提升思想认识同理解现实现象紧密结合起来,以创新思想政治教学体系作为突破口,找准情感的触发点、思想的共鸣点”,给大学生们以正确的人生指引。与此同时,面对思政课教学中的误区,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敢于亮剑、敢于站出来说话、敢于表明态度,坚决防范住错误思潮和观点在高校里的传播。 要调好“味”,让思政课走出高冷。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教育,不是抽象的、玄奥理论知识灌输,在实践中不能多了思想味缺失生活味,必须让思想和生活合二为一,调出一锅好味道”。新形势下,如何调好味?上海高校创新构建的“4+1+X”思政课教学体系是一种路径,但从大的思维认知来看,无外乎利用好新思维、新技术,加以改革创新。具体来说,就是要让网络化教学、微课教学、实践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径走进校园,让思想政治教育走出高冷,把深刻的理论道理通过接地气、聚人气的教学载体与表现形式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讲透彻,促使教学相长、生生互动,从而满足好大学生们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高校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因地制宜、因校施策,探索出一条符合校情、各具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体系,把思政课程真正变成大学生们真心喜爱的课程、终身受益的课程。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