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集美文明网> 文明观察 > 正文

地铁站成“避暑胜地”是一种错位

2018-08-09 17:37:27樊树林 来源: 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连续的高温天气让武汉市民变着法儿找地方避暑纳凉,不少人选择了地铁站。“到地铁站里蹭凉我们理解,同时我们呼吁市民文明纳凉。”武汉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已组织多支志愿小分队前往各个地铁站开展“夏日纳凉,文明不降温”劝导活动。(7月30日 《武汉晨报》)

连续多日天气酷热,囿于城市避暑场所捉襟见肘,市民们涌至商场、地铁纳凉也是可以理解的,也可以说是无奈的事情。

然而,地铁属于公共交通系统,虽然具备宽敞而体量巨大的设计,但其讲究包容性的同时,更讲究流通性。因此,地铁站中如出现大量滞留人群,许多地方的工作人员采取措施劝离,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毕竟在安全面前,任何事情都必须避让。

地铁站对“纳凉客”的姿态,属于一个考验公共场所胸怀与情怀的命题。然而,地铁终归不是避暑胜地,更不能成为市民追捧的纳凉场所,这一点应该在公众中达成基本共识。无论是几年前杭州地铁关闭空调“曲线拒客”,还是如今武汉地铁开展“夏日纳凉,文明不降温”劝导活动,都直指当下城市避暑场所不足的问题。

无论是地铁还是商场,承担市民的纳凉避暑责任都是一种错位,抑或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而要化解这种无奈和尴尬,还需要相关部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一方面,需要将现有的人防工程进行改造和修缮,增加通风设备、卫生设施以及必要的座椅,并将人防工程纳凉场所进行有效地标识;另一方面,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在极端酷热天气需要适时开放,将资源利用做到最大化;第三,城市在规划地铁线路时,也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考虑以设置专门的纳凉区域的方式吸纳一部分居民,这一点是否可行,可以考查论证。

地铁何时不再成为“避暑胜地”,不在每一个酷暑季节都占据媒体的主要版面,取决于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更取决于当下点点滴滴的努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