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在公共场所都遇到过这样的“熊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抱着宽容、忍让的心态看待。有些喜欢较真的人则可能会对孩子出言制止,或者是劝说孩子身边的大人加以约束和管教,而后果往往有两种:一是大人制止孩子并教育之,各方皆大欢喜;二是一些家长片面袒护自己的孩子,听之任之,甚至责怪别人多管闲事,导致双方发生冲突。 很遗憾的是,在现实中后一种情况并不少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熊孩子”也不是一天就养成的。正是家长平时没有原则地袒护和娇惯,才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熊”,对周围人的影响越来越大,对社会环境与秩序的破坏力越来越严重。这就应了那句话: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乃至很多个“熊大人”。 要想让“熊孩子”不“熊”,首先需要背后的“熊大人”端正思想,改变观念。对于孩子在公共场所调皮捣蛋、影响和妨碍别人的行为,应当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一些家长习惯以“孩子小,不懂事”来应付搪塞别人,殊不知,这样的错误理念最终会害了孩子。所谓的不懂事,往小了说是孩子调皮、任性,缺乏是非观念;往大了说,就是缺乏规则意识,缺乏对社会规则的敬畏与遵守。 社会之所以能够平稳、健康、正常地运转,乃是各种社会规则作用的结果;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相安无事,按照各自的轨道生活,也是因为各种社会规则在其中起到了润滑和调剂的作用。如果每个人都只顾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遵守社会规则,那么,整个社会必将乱成一锅粥,人人都将成为“无规则社会”的受害者。 所以,越早让孩子懂得社会规则,敬畏社会规则,遵守社会规则,他们就越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与配合,更好更快地融入整个社会体系。而暑假是孩子参与社会生活最多的时候,正是教给他们“什么是社会规则,为什么要遵守社会规则”的好机会,希望家长们尽早为他们补上这一课,这也是家庭教育应尽的责任。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