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集美文明网> 文明观察 > 正文

别让“伪科普”伤了真感情

2018-07-24 11:06:31杨玉龙 来源: 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据新华社报道,在不少中老年人微信朋友圈,往往能看到大量所谓“科学研究表明”文章。开头都“科普范儿”,然而不久就画风突变,大肆推销保健品或医疗器械。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伪科普”式虚假医疗广告,大多被一些民营医疗机构或商家利用,包装宣传其产品或服务。

专业名词、专家解读、数据援引……出自医药公司营销团队、广告公司专业策划或自媒体写手的“科普”网文,看起来很像回事,但这往往是通过数据造假、修改研究文献、套用似是而非的医学理论等手段炮制出来的,极容易给受众带来认知上的混淆。

有不少中老年人或多或少有些病痛,看到自身状况与文章中所写一样,很容易选择相信。此外,亲友之间往往还喜欢互相推荐这类文章,甚至劝说按照文章中写的那样做。如果这些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是杜撰的,无疑会误导读者认知,甚至贻误治疗。

面对铺天盖地的这些“科普”信息,若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水准,很难明辨其中的真与假。一些所谓“科普”信息有的附上活生生的案例,有的加上耸人听闻的警示,还有的贴出“救命”方法。如此,就很容易忽悠人。辨别能力有限的中老年人,一旦中了营销套路,极容易破财却又不能免灾。

有医生警示,虚假医疗广告推销的产品,很多对患者的肝脏、肾脏、心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面对这些“伪科普”信息,其一,受众要有正确的认知,并加强防范。比如,面对某些感兴趣的医疗文章,应多向正规医院医生求证。

其二,平台和监管方面要强化审核与监管。一方面,自媒体平台应对发布的文章加强审核,通过关键词屏蔽、黑名单提醒等方式控制“伪科普”的传播;另一方面,这些“伪科普”多是虚假广告的变种,监管部门要拓宽举报渠道,加大对广告主、经营者和发布者的惩罚力度。

其三,需要“真科普”有力还击。“伪科普”之所以兴风作浪,恰恰证明了“真科普”的稀缺。期待多措并举,别让这些充斥网络的“伪科普”伤害了朋友圈的真感情。(杨玉龙)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