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暑期网络视听节目播出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为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各省级广电行政部门要督促各视听网站在暑期进一步严把节目导向关、内容关,持续监测清理低俗有害节目,严防不良内容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近年来,我国网络综艺的数量、质量与影响力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作为互联网思维下的综艺新形态,网络综艺在制作理念、内容模式、播出平台、盈利途径等诸多方面都开拓出了新的可能性。但网络综艺短时间内的迅速增长,也带来了颇多问题,如节目制作无序扩张、低端节目泛滥,导致供需失衡;过度依赖明星使得制作费用一路飙升;刻意制造、大肆炒作话题以吸引眼球、流量等。尤其是一些节目过度强调甚至是迷信所谓的“网感”“用户思维”“产品思维”,以“用户为王”取代“内容为王”,一味迎合、取悦受众,娱乐至上,缺乏“质感”,出现了价值偏差。 大投入、大制作成为近两年新趋势 自2015年开始,爱奇艺、腾讯、优酷等大型视频网站大举进军自制综艺领域,网络综艺在节目数量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跨越式发展。诸如《奇葩说》《你正常吗》《我们15个》等一批大制作异军突起,取得了可以与电视综艺节目相媲美的市场影响,引发了全行业对网络综艺的关注。2016年,无论是在投资力度,节目数量、质量,还是播放量、影响力、商业价值等方面,网络综艺都再上新台阶,进一步走向规模化、精品化和系列化。2017年,凭借多部播放量超过10亿次的自制综艺、过亿的节目制作费用以及直逼电视综艺的广告赞助费,网络综艺的发展迎来一个新的高潮。今年上半年,《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偶像养成类节目的热播,更是继电视综艺《超级女声》之后,又在网络上掀起了新一轮的选秀热潮。 视频网站、综艺节目与年轻一代网民的娱乐消费需求等多种因素的碰撞交织,催生了新的生产制作逻辑、价值观念、话语方式以及传播模式,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与想象。网络综艺以网络原生代为核心用户群,重视对数据思维以及用户体验的创造、提升和优化。同时,才艺选秀、脱口秀、明星真人秀等构成了目前网络综艺的三大主要类型。如果说早期大多数网络综艺节目还只是青年亚文化的意义生产与实践场所,那么现今则摆脱了小成本、低水平的初级阶段,开启并实现了高概念、大投入、大制作的制播和竞争格局,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网络综艺不仅是网络文艺的组成部分,更成为现阶段值得关注的重要社会文化现象。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