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全民阅读,让阅读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不仅可以让公民个人终身受益,同时也是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近些年来,伴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推进,喜欢阅读的人的确越来越多。但是正像报道提及的那样,在读者经常阅读的书籍中,科普类的书籍占比明显偏低,这一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提到阅读,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阅读那些中外文学经典或者其他的文学书籍,似乎只有阅读文学作品才能称得上真正的阅读,否则就显得不够“正宗”,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俗话说:开卷有益。全民阅读不仅需要全民参与,阅读的书籍门类也应该全面广泛,这样读者才能吸收到充足而又多样化的精神养分。所以,全民阅读更应该是全面阅读。但现实的情况是,国民科普读物的阅读量明显不足。因此,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在全民阅读过程中提倡多阅读科普书籍,通过科普阅读来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科学总是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所以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科普读物也都有着很强的专业性,是那么晦涩难懂,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专业知识,阅读科普类书籍会十分困难。所以,很多人不愿意进行科普阅读。而实际上,进行科普阅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关键在克服自我设定的心理障碍。 近些年来,我国的科普读物创作发展较快,水平明显提高,一些科普读物也拥有自己的读者圈。但是,从总体上看,市场上的科普读物质量参差不齐,优秀科普读物数量明显偏少。这是因为,一方面科普创作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也不像写畅销书那样收益高见效快,作者兴趣不高;另一方面我们的科普创作队伍的建设还缺少有力的制度保障,科普读物创作人才严重缺乏。因此,倡导科普阅读当务之急是要从源头抓起,通过强化科普创作队伍建设为市场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科普作品。 也许有人会觉得,自己又不想成为科学家或科研人员,是否进行科普阅读与自己关系不大。其实,科技不仅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也与个人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尤其是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进行科普阅读有利于提升个体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当下,相关部门要想方设法营造科普阅读的氛围,不能让全民阅读“偏科”。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