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此时,关于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怎样开放的话题总会被拿出来翻炒一下,引发公众议论。一边是人们对参观名校的热情与愿望;一边是校园内部老师学生身处喧闹的无奈。宁静校园,究竟如何与“外面的世界”和谐相处,如何在开放与秩序中找到平衡?(7月3日 《光明日报》) 暑期到来,全国各地各大名校也开始迎来熙熙攘攘的“高校游”人群,其中既不乏被各大高校名声在外的旖旎风光所吸引的游客,也有众多前来感受浓郁人文气氛的孩子和家长。虽然可以理解人们热衷于造访参观名校的理由,但校园终究不是景区,多年来有增无减的游客规模也给校园的正常运转带来了极大压力。一方面部分游客大声喧哗、随手丢垃圾、随意践踏绿色植被等不文明行为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增大了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滋生出一条黄牛横行的灰色利益链条,搞得校园周边乌烟瘴气、乱象丛生。 虽然大学是否应该“限游”的话题总是能引发关注和讨论,但面对校园门口排队的长龙,采取措施探索更为理性、高效、人性化的开放模式和管理方式,无疑是更为务实的思路。借助互联网科技,进行在线预约、实名认证,实施“有限度开放”,不失为在面临校园“开放与秩序”矛盾日益突出情况下的应对之策。这充分满足了社会公众的需求,同时也维护了校园管理环境的平衡,是大学物尽其用,体现社会服务功能的有益举措,也有利于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辐射力,让大众更直观地了解大学,促进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风尚。 有观点认为,相较许多欧美名校取消大门和围墙的完全开放状态,国内多数高校在景观建设和公共服务上有所欠缺。但显然,照猫画虎式的仿照并不可取,更值得借鉴的,应该是先进的引导和服务方式,以及自由开放的大学精神。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更多应当体现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提供公共智力产品等方面。大学的开放,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现实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策略。 说到底,大学的开放,绝非仅仅是“打开大门”那么简单。当下的校园游览往往是走马观花、浮于表面,难以在更深层次上为游客和学生提供帮助、做出表率。这就需要各大高校转换思路,将校园开放视为重要的展示和宣介平台,在广泛听取师生和社会公众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开放的学校管理决策机制,以最大程度地缓解供求矛盾,平衡各方的利益和需求。用更为灵活、开放的办学理念和开放机制,促进高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