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外游学产业近年来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争议也一直没有停歇,对于花费高昂的海外游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之。如今海外游学开始向低龄化发展,学龄前儿童俨然成了游学市场的生力军。面对汹涌而来的海外游学潮,年轻的父母在作出决定前需要保持理性,不宜盲目跟风。 海外游学的目的是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实现教育多元化,接触到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初衷自然是为了孩子着想。但海外游学的效果是否值得高昂的投入,目前尚难以进行量化评价。但在学龄前儿童这个年龄段,自身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都还很薄弱,对中国文化尚难以领会,贸然早早接触海外文化,很难保证能有多少收获。但为之所付出的成本,很多家庭承受起来还是有一定负担,不少家长根本上是在焦虑心理的驱动下,不得已而为之。 教育投入本就应该量入为出,应根据自身家庭的客观条件选择教育方式。如果家庭经济基础较好,花费一定的费用让孩子尝个鲜未尝不可,但若是为此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其实大可不必。中国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延续传承,本就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之一,教育方式也始终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完全能够培养优秀的知识分子,国外的教育模式未必适合中国人。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扎扎实实学好中国文化才是首要前提。 中国家长近年来的教育焦虑心理越来越明显,从课外辅导培训的层层加码,到出国游学的大肆盛行,实际上并不符合教育的规律,是一种非正常的倾向。孩子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伴随着他的身心成长而发展,拔苗助长或“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上,家长应该更加理性,在孩子的心理健康上更加关心,不必让孩子承担不应有的沉重压力,也别给自身套上了解不开的枷锁。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