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政府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在海外创办孔子学院,在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遗传承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未能解决文化生存的土壤环境,特别是市场环境。这种被“抢救性保护”的文化,如同保温箱中的珍稀物种,越保护越羸弱,随时都有消亡的风险。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中,中国旅游业在旅游消费市场浪潮的推动下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借着旅游市场的东风,使得很多濒临消失的文化“死而复生”,并且逐渐摆脱了濒危状态。比如传统京剧,由于时代的变迁,使得50岁以下的人大都不会欣赏这种国粹艺术,传统京剧由于缺乏市场面临困境。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北京前门饭店梨园剧场开始对外演出传统京剧折子戏,马上成为外国旅游团的最爱,甚至成为北京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在旅游市场的带动下,逐渐培养起一大批传统京剧爱好者,为京剧的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很多传统民俗得到复兴,如江南的赛龙舟、云南的泼水节、内蒙古的那达慕、新疆的麦西莱甫(歌舞娱乐聚会)等,都因旅游得以继承、传播和发展,从濒危状态,成为“活着的”民俗文化。 旅游业发展,更为民俗手工业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如河北武强县的年画。武强木版年画曾经是我国民间的艺术瑰宝,然而年代久远,武强年画技艺几乎失传,甚至被人们遗忘。后来一个偶然的机缘,人们发现了藏在房顶上的珍贵木版,武强年画才再次被发现。此后,武强县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年画更是成为旅游商品,从而使这一传统技艺得到复兴,逐渐培育了一批传承人。与此类似的还有北京的风筝、天津的泥人、陕西的剪纸、浙江青田的石刻、浙江东阳的木雕、和田的桑皮纸制作…… 有人认为旅游带动文化发展,必然使文化庸俗化,这种观点有些偏颇。任何高雅艺术都必须有大众文化土壤作为其生存环境。旅游业不仅为文化本身注入活力,更是文化发展的受众土壤。只有文化生存发展的受众土壤恢复了,才能形成健康的文化生态体系;在健康的文化体系中,才能孕育出鲜活的高雅文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分配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文化资源的分配中,资金、土地、项目审批等也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而旅游业是天然的市场经济,是天然的市场分配资源的体系,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文化旅游投资比重越来越高就是最好的证明。当前文化旅游部的组建,为高雅文化通过旅游业走出殿堂、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平台,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然,文化与旅游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既有文化为旅游业提供更好的吸引力,也有旅游为文化引入市场活力,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协调发展。一方面,文化为旅游业注入内涵和品位,另一方面,旅游业也促进了文化更有活力地传承发展。(作者 戴学锋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