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宣讲团”,顾名思义就是让群众成为理论宣讲的高手,让基层的农家小院、社区居委会成为基层宣讲的好平台。这不仅是基层宣讲接地气的表现,更是群众倾听党的方针政策的好渠道。李沧区的“邻里课堂”、城阳区的“阳光城阳”、即墨区的“古城大讲堂”、崂山区的“周末非遗课堂”等,青岛涌现出来的100多个基层宣讲品牌,不仅让基层宣传不再生涩,更让党的政策理论化作了群众身边的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如此开展基层思想宣传工作,更能点燃百姓的信心。 更好地将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的心坎上,不仅关系到基层宣传工作的效能,更关系到党心和民心的融合。因此,只有在积极探索推进理论宣讲大众化和通俗化上做文章,基层宣讲才会保质保量。青岛用“百姓宣讲团”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用300多个有特色的百姓宣讲团,通过快板、小品、地瓜戏、柳腔、茂腔、三句半、小品、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理论宣讲,不仅受益面广,更能走进群众的心灵,二万多场宣讲场场爆满就是最好的证明。 用老百姓喜欢听的故事、爱看的文艺节目进行理论宣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理论,在宣讲中如果少了群众语言,也会产生隔阂。相反,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群众语言,效果大不一样。巧妙地将高大上的理论转化为百姓喜欢的小故事,容易帮助群众感受到里面蕴藏着的最朴实道理。青岛的“百姓宣讲团”中,不仅讲述者是百姓熟悉的人,而且讲述的还是百姓身边的事,这样的理论宣讲,切口虽然不大,效果却不小。群众听得懂,领会起来就不难,道理懂了,实践起来也就不会迷茫。 让百姓登上宣讲舞台,是有效打通基层理论宣讲的好途径,能够让群众增加情感认同,及时将老百姓最关心的党的政策有效地和百姓心灵形成共振。这样的百姓宣讲舞台,才会真正成为社情民意双向互动的最好平台,成为党心和民心互通互联的桥梁。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