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中国民族歌剧倾倒了亿万观众,为鼓舞人民投身新中国建设、培育革命精神作出过独特的贡献。今天,民族歌剧虽然新作时有问世,但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如何适应大众新的审美观,如何坚守正在失去的市场,如何找到新的发展出路,是今天民族歌剧工作者苦苦追寻的目标。 前不久在“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中,一批来自生活热土的民族新歌剧,带着对生活的爱,对命运的自信,颂唱了新时代的伟大和人民的理想。其中开幕作品《马向阳下乡记》聚焦精准扶贫故事引人注目。它讲述的农科院助理研究员马向阳主动请战回到贫困故里——大槐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的故事,唱出了精准扶贫主题下人民喜闻乐见的时代之音。 歌剧要赢得人民喜爱,就必须紧随时代步伐,切准生活脉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第一书记”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竭尽所能为困难群众解决水、电、路、学、房等实际困难而一跃成了精准扶贫的生力军。大槐村看似被夸张的矛盾,其实正是我国成千上万建档立卡贫困村的缩影,剧中那些激烈的剧情冲突使人更加真切地反思贫困的根深蒂固以及扶贫任务的艰巨性。同样,大槐村摆脱困局逐渐走向富裕的转折也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傲人成绩的写照: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开始有了特色乡村旅游业,有了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有了老祖奶的煎饼卖到了城里,有了大山外的游客来到了乡里,也有了能“长出金子”的富硒地…… 歌剧要赢得人民喜爱,答案首先要到民族性中去寻找,因为这是民族歌剧的精神质地和文化根性。作为一部优秀现实题材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立足于扶贫,将自己定位于“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当代乡村喜歌剧”。剧中,无论是山东快书、胶东方言以及山东吕剧风格的植入,还是坠琴、笛子、板胡、琵琶、唢呐和民族打击乐的应用,或者是演员精湛的唱功,舞台的生活化布景……在有限的表演时空内,它始终虔诚地用尽可能多的民族元素和地域特性,表现了当代贫困群众如何一步步从物质和精神上实现从贫瘠到富有。 “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向创作者提出的殷切希望。今天,人民群众可歌可泣的创造实践为歌剧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土壤,源源不断的题材、素材是民族新歌剧创作更上一层楼的新动力。当下,扶贫成为新时代赋予文化工作者的新使命之一,以《马向阳下乡记》为代表的民族歌剧,正在发挥着惠民、育民、乐民的社会功能,不断从人民的生活中捕捉创新灵感,在潜移默化中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注入精神动力。我们不仅怀恋昔日“无人不唱白毛女,有口皆歌洪湖浪”的盛景,也期待像《马向阳下乡记》那样立足于新时代火热生活的更多民族歌剧佳作问世。(作者:申澈,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