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终于走在了一起!”文化和旅游部的挂牌与职责整合,引发不少网友点赞。贵州的“赤水竹编杯”、杭州的“宋城千古情”、查干湖的冬捕、傣族的泼水节、青海的花儿、南宁的民歌……旅游离不开文化的体验,文化也需要旅游的承载。让文化牵手旅游,把文化基因注入旅游资源,更有利于实现良性循环与合作增值。 美丽风景的观感可能因人而异,但独特文化的魅力却不可阻挡。在当代旅游业发展中,人们深刻认识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因此,旅游业的文化色彩越来越浓,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没有旅游的文化会缺乏活力、缺乏吸引力;反之,文化是为旅游增添特色、增强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没有文化的旅游就会缺乏魅力和生命力。 当前,旅游已经成为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载体。从粗放经营迈向集约发展,变砸狠钱、赚快钱的“门票经济”为讲好故事、谋好项目、做好产品的有效供给,文旅融合是一片富潜力、待开拓的蓝海。从供给侧持续发力,推出特色鲜明、高品质的“旅游+文化”产品,旅游业的发展转型大有空间。 文化与旅游的品牌化融合,是点亮文化、激活文化的第一步。有了文化感知之“名”,尚需文化体验之“实”。文化与旅游的功能化融合,是支撑文化品牌化的基石。在文化品牌的引领下,重点是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构成要素方面的融合。与此同时,文化与旅游的功能化融合,让挖掘出来的主题文化找到了更好的表现载体和形式,为游客创造了具有内涵的游憩体验空间。而文化与旅游的生活化融合,则传递的是一种生活理念,引领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旅游度假本身就是“生活在别处”,文化与旅游的生活化融合,能让旅游度假更加有内涵、更加有品位。 文化旅游说到底是一门“幸福产业”,而消费者是最终的评判者。文化与旅游的品牌化、功能化、生活化融合,有效地激活了沉睡的文化,丰富了旅游内涵,让文化与旅游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改革发展需要秉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理念,以机构改革推动供给侧改革,从浅层相加转向深度相融,让旅游强国的大文章有诗意更有温度、有远方更有未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