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修缮后(刘 平 摄) 古厝修缮前(梁吉来 摄) 后塘西临苎溪河,东倚仑上山,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农业生产的好地方。在行政区划上,后塘社虽是隶属于厦门第二农场的自然村,但用其队长梁吉来的话说,后塘紧邻后溪,却是第二农场11个村的边缘村,最后一个村。 目前的后塘,人口仅400多人,村里只有三个种植蔬菜的农业大户,大多数村民都是外出务工,村里的征地也比较少,与相邻的后溪村、新村比,还是有一些差距,比较贫困。 近年来,修缮古厝,建设社区公园、篮球场、停车场,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力推进,曾经的贫困乡村后塘,如今也是一年一个样,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后塘村老人协会会员王加庭所说,后塘这几年变漂亮了、干净了。 修缮古厝留住乡愁 红瓦、燕尾脊、石头墙、古色古香的木门,近年来,后塘已经修缮了3座这样的闽南特色古厝。轻轻敲着古厝的大门,梁吉来自豪地说,上百年的历史,听声音都与一般的木门不一样,我们只是在上面上了一层清漆。后塘的古厝修缮是修旧如旧,尽量保持古厝原来的样子。 “修好就好。”王加庭说话总是很简洁,但能明显感觉他很高兴。他说,“莫兰蒂”台风过后,村里的那几座古厝塌下去了,本来是要倒的,这样修好就好了,一百年都倒不了了。 “村里总得留点东西,这些古厝就是村里人的记忆,保留下来非常有意义。”梁吉来说,这些闽南特色古厝,是下一步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必须保留下来。对村里的未来发展,作为后塘当家人的梁吉来想得更多更远,上次修缮古厝,他家出钱最多,接下来他还计划带领村民再修缮几座古厝。 雨污分离池上建公园 后塘社区公园就在村口,干净整洁,有花、有树、有休憩石椅。梁吉来说,其实这下面就是村里的雨污分离池,村里的生活污水汇聚到这里后,然后通过水泵抽到市政管网里。话语里,梁吉来明显对自己的创意非常满意,村里面的老人们都说,这个建得好。 除了社区公园有创意外,后塘着眼未来,为将来的建设发展,留下了足够的余地。后塘边边角角的空闲地块都整理出来了,铺了红色渗水砖,建有多个停车场。 梁吉来说,后塘有环村路,开车可以绕一圈,村里的道路也很宽,很多地方小车都可以进去。 村民吴阿姨说,以前后塘是最先开通公交车的,后来发展很慢,明显落后了,这几年变化很大,天水路马上就要开通了,以后后塘会变得更好。 不关门的和谐乡村 热情、友善的后塘村民,相互之间经常串门,所以不关门。记者随梁吉来出门的时候,特别提醒他关门,他却说,我们村里邻里关系都很好,没事不用关。在村民王加庭家里,86岁的梁宝助悠闲地和大家一起泡茶,听我们说话,老人家每天都来,相互之间其乐融融。 后塘尊老敬老的风气也很好,村里有70多位老人和三四户困难户,最近这3年,梁吉来每年过年都会为他们送去米和油。他说,钱不多是个心意,接下来还会延续下去。 村民住房有没有门挨门,窗对窗?梁吉来肯定地回答没有。他说,村民邻里之间的关系都很好,大家都很谦让,有什么事情,老人协会去说说就商量好了,就像上次古厝修缮,当时有些村民是不太理解的,老人家们去做做工作,问题就解决了。(记者:刘平 来源:集美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