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化领域的人近两年发现,以前一直被视为小众的戏剧,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拥趸,甚至出现供需两旺一票难求的现象。在大众娱乐形式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不少年轻人却回流到了剧场。 数据也能佐证这一现象。以北京为例,据报道,2017年北京市演出票房达17.17亿元,观众人数1075.8万人次,皆创历史新高。其中,戏剧演出占总演出场次的49.2%,吸引观众约467.4万人次。排在前列的演出形式,分别是话剧、儿童剧、戏曲曲艺。 这首先应该归因于物质文明发展带来的文化消费升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自然包括对高端文化消费的需求。戏剧的拥趸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和年轻白领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和中小城市不需要戏剧,而是因为那里较少有专门的戏剧演出场所,或者没被纳入票房统计范围。 年轻人回流剧场,当然源于戏剧艺术本身的魅力。戏剧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推陈出新中不断锤炼,沉淀了人类表演艺术最精华的部分,有很强的艺术韧性和持久魅力。 戏剧的魅力在于现场性,就像浓缩的人生在眼前次第展开。一台好剧,千锤百炼精确无比,又随时可能有临场发挥,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高度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本身也构成一种戏剧张力。 剧场的魅力,还在于演员和观众的现场互动、相互砥砺。或鼓掌叫好,或暗自击节,演员可以随时接收观众的反馈。有的观众像演员一样熟悉一台戏,有时候就是为了看某个演员、某一场戏,甚至是某一句台词怎么处理。文艺圈有句俗话“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道尽表演艺术的魅力。 不过,戏剧重新受欢迎,也有同行衬托的原因。当前海量的影视剧、网剧,刷流量炒明星的多,认真演戏打磨演技的少,很少有真正的精品。公众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就会去传统和经典中寻找替代品。 最近还有一个文化现象,《演员的诞生》《声临其境》等一些拼演技的综艺节目走红,一批老戏骨被重新认识发掘。人们发现,吴刚、王劲松、王洛勇等这些曾被“埋没”的演员,多数都有演出舞台剧的经验,或者受过专业的戏剧训练。戏剧大多需要精打细磨,现场表演无法容忍失误而重拍,对演技要求更高。 戏剧迎来春天,也给艺术生产带来启迪。现代技术和传播手段,可以为艺术插上翅膀,但艺术的本质不能丢掉。传统戏剧的繁荣有两个标准,出人和出戏,对所有艺术同样适用。认真打磨故事、好好磨炼演技,是艺术持久赢得观众的不二法门。 (作者:丁远郭,系媒体评论员)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