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给影视剧配音为内容的《声临其境》本定位于一档小众节目,观众年龄偏成熟,节目组本没有想到它会火成“爆款”,在事实上却成了“爆款”,何也? 一方面,节目内容选择有讲究、不跟风。要将综艺节目做成功,必须注重内容、形式、嘉宾与推广。而内容是重要之重,要带给观众真正需要的、有质量的、有冲击力的东西。《声临其境》跳出了综艺节目已有的形式和内容,选择了配音这个冷门艺术,自然让人充满期待。 另一方面,节目嘉宾选择有底线、不追捧。许多综艺节目热衷于聘请流量明星,似乎那就是收视保证。因此有人戏言“选秀综艺太多,‘流量明星’都不够用了”。而《声临其境》选择嘉宾只找对的、不找熟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要新鲜感的嘉宾,不是满世界去上各种节目的大熟脸”。他们请来的嘉宾虽不是流量担当,却是有才华、有演技的实力派。他们用实力说话、向专业致敬,当他们在节目中投入了充沛的情绪和过硬的演技,观众不想为之激动沸腾恐怕都难。 反观一些流量明星,在影视剧中基本没有自己的声音。表演的基本功是“声台形表”,而一些流量明星拿着高片酬,却连配音基本功都不具备,个别人甚至不背台词、只对口型或念数字,这是可悲的,值得反思。 《声临其境》的嘉宾们一个比一个专注,一个比一个敬业,让人敬佩。演员柳云龙说,这个节目是个“照妖镜”,业务好的,把你的弱点拎出来;业务不好的,可能就给你更加放大了。正是基于这种可贵的清醒认识,嘉宾们很有一股拼劲,他们充分揣摩、理解剧本和角色,纷纷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声音、节奏、语言风格,确实是把配音当作一门孜孜以求的艺术来对待。有豆瓣网友如此形容,《声临其境》是“‘数字演员’的断崖,实力演员的天堂”。 说穿了,《声临其境》的走红表明,绝大多数观众已经在回归理性,不看流量,而是呼唤演员的真实力。期待有更多节目创造“秀场”,把大量实力演员“挖”出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