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直到上大学,握笔姿势还不正确,这值得我们警醒。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让书法进课堂见实效。”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省文联副主席宋华平倡议委员们关注书法教育资源不均衡、书法教师短缺、书法课开课率严重不足等问题。(《河南日报》) 曾几何时,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是莘莘学子的必备技能,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汉字书记写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不仅与美观相去甚远,甚至不规范使用汉字、写错字等现象普遍出现,“提笔忘字”成为了很多人的通病。对此,在中小学开好书法课十分有必要,这是让汉字之美重新绽放于课堂之上。 守护汉字之美,课堂应是主阵地。汉字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守望好汉字之美,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传统文化负责,这是学校和学生的光荣使命。课堂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需积极开设书法课,正确校正孩子的握笔姿势,培育良好的书写习惯,让每个孩子充分利用宝贵的学习时间,从一撇一捺的笔画中领会到汉字的精髓要义,从方方正正的汉字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守护汉字之美,不留一处空白。守护汉字之美,让书法进课堂,在现实教学中面临着很多短板和盲区。一方面,作为兴趣课,在传统应试考试的压力下,书法课并不受到重视,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上书法课是在浪费时间。越是课业紧,书法课就越容易成为摆设;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真正优秀的书法教师并不多。同时,很多学校,特别是师资力量薄弱的地区,并没有专门的书法教师,可以说,书法教育依然存在空白和盲区。守护汉字之美要做到不留一处空白,就要有针对性地培育一批优秀的书法教师,提升能力素养,补齐人才短板,真正让书法课“有名有实”。 守护汉字之美,激发文化自信。汉字,作为世界上产生较早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支撑。汉字书写如果得不到重视,长此以往,不仅会引发国部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淡漠,文化自信也将大打折扣。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历史悠久的汉字文明,是建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源泉。因此,珍惜先人遗产,光大汉字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让书法进课堂,守护汉字之美,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传统文化负责。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从书写汉字中体悟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真正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