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上,镌刻着八幅汉白玉浮雕,铭刻了我们民族自1840年以来,为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这些雕像一如其他国家城市广场中矗立的雕像,都是这个民族国家赖以记载历史、缅怀英雄、砥砺精神的支柱。一个有精神追求的民族,必然有其精神寄托的偶像,一个有着厚重历史的民族,必然是一个具有高度历史自尊的民族。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是《尚书》中的警鉴。“蔽芾甘棠,勿剪勿伐,”这是《诗经》中的吟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慎终追远,踵武前贤,始终是我们民族最清醒的历史意识和精神追求。中华民族的史学与文学与我们跋涉的风雨历程及英雄们的身影须臾不离。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坚韧,代有接力,正因为如此。 清代学者章学诚认为:“六经皆史”。由此来看,《周易》中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应该是对我们民族历史人格的一种总括。上古所谓之圣贤君子,后世多称为英雄模范,始终是激励我们民族奋发有为的榜样。一如鲁迅先生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写就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所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国人的自信力在《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中、在“八女投江”和“狼牙山五壮士”殉国的背影中,展现得光彩熠熠、气壮山河。这是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历史印证,值得所有中华儿女敬仰传承。 郁达夫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的民族是不可救药。”这句因纪念鲁迅先生而发出的振聋发聩的话,在“去历史化”“去思想化”“去主流化”“去中国化”的言论开始蔓延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引为镜鉴。 今天,包括电视剧在内的视频节目,可谓是广大观众的陪伴性文化形态,它所具有的聚焦与放大功能,它所具有的海量传播与动员潜力,使其处在了维护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构建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前沿。 敬畏历史、尊崇英雄。一大批优秀的历史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和视频节目肩负起了这个严肃的社会使命,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普遍好评。但也有相当的作品和上线节目,在争夺眼球的利润追逐驱动下,为了所谓的“意思”,抛弃了应有的意义。这种现象在革命历史传奇剧中也有出现,并且还在不断复制。其表现是:革命传奇的发生地点不知所在、时间迷糊不清;刻意设计出一个成分复杂的“小分队”故事;角色体系中江湖味浓、脂粉气重,草莽人物魅力洋溢,国民党军官素养超群,共产党干部粗糙简单;角色关系中对立的双方常常是复合着死敌、情敌、仇人、恋人于一身的纠结关系;对战场的描写不如对情场的描写充分;奔波于山野乡村的情节不多,周旋于酒肆茶楼的情节不少…… 在历史前提被放弃的传奇故事里,哪里还会有历史与美学兼容的性格存在?去历史化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罔顾历史给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是在唯物主义的根基被销蚀之后产生的。 一段时间以来,“反转”成为电视剧创作者趋之若鹜的制胜法宝。“反转”手法的核心在于突出设计角色间的颠覆性关系、突出情节进展中的反向调度,概括来说大概就是“怎么拧巴怎么来”。这导致角色的极度扭曲,情节的极度纠结。“无奇不传”这是传奇故事引人入胜的叙事技巧。而“无奇不传”的优秀作品,常常是史实与想象的统一。但片面追求“无奇不传”,以至走到“作异好奇”“翻空出新”以耸动视听的地步,传奇就走向了虚妄。“去历史化”是一小步一小步积累出来的,是在历史文化的外缘开始的。 日日播、天天看的电视剧是一种浸濡型的文化消费品,也是滴注式价值传播的最重要载体。它所营造出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 电视工作者应该敬畏历史、尊崇英雄。在新时代中,创作出更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作者:赵彤,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