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城社区书院,居民参加“瑜悦身心·珈倍美丽”瑜伽课。集美区文明办供图
东南网2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1月17日,厦门市集美区举行社区书院大联展暨新春文艺晚会,300多名“书院草根达人”在高大上的嘉庚剧院纷纷展示才艺;1月30日,思明区委文明办组团50人到集美区考察、交流、学习社区书院建设情况,对集美区社区书院的运营情况给予了高度赞赏。
两则消息,彰显了集美社区书院的实力、活力与魅力。
这样的成就从何而来?
集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黄新聪给出了三个字——“红”“专”“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党建引领、聘请专业社工进行对口专业化服务、邀请第三方评估书院服务品质等三方面的探索实践,打造“一院一品”,走出一条“集美特色之路”。这样有品质、有特色、有活力、有实效的居民精神文化阵地,成了不断凝聚社会力量、营造和谐社区最重要的桥梁。
党建引领
“红色引擎”凝聚力量
“引进商家到书院开设课程,要坚决避免商家在社区书院里进行商业宣传。”上月底,当年轻社工程祥超按例汇报工作及计划时,宁海社区党支部书记、宁海守望书院理事长周婉青一再提醒。
类似的情景在其他书院经常上演。此前,曾有理财机构要到园博社区书院教居民理财,社区党支部书记吴斌斌担心泄露居民信息而脑弦紧绷,一再让社工要提醒居民理财有风险。“社区书院请来的理财机构,居民容易放松警惕。”吴斌斌说。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在黄新聪看来,是集美社区书院能顺利发展并受欢迎的第一法宝,“抓住党建引领这个关键,就解决了社区书院谁来把关定向的问题,确保了社区书院不偏离时代‘主旋律’,不违背书院建设的初心”。
在集美,全区20家社区书院的理事长全部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指导书院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定期召开书院理事会议,对课程设置进行审议。
集美社区书院区级指导中心社工许镇洪认为,除了从组织架构上确保党建引领的作用外,集美区更主要的是发挥社区大党委统筹引领优势,开启“红色引擎”凝聚各方力量,促进书院课程服务认领。
同为外来人员居多的社区,园博社区和宁海社区的社区书院都有一个核心工作,就是促进新老厦门人的融合。为此,园博社区老党员王梓槡认领了社区书院《闽南文化》课程,每周二和周六为居民开展闽南童谣、闽南风俗习惯、日常闽南语教学等课程,为社区外来新居民融入厦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宁海社区守望书院则召集社区党支部及四个共建单位的党员成立党员先锋队,带领社区居民开展一对一的结对帮扶等各类志愿服务。
此外,许多社区还充分发挥书院平台功能,建设社区党校,把党校课程等“红色文化”送进书院,开展开放对话式党课、十九大精神宣讲进校园、慧悦读·红色路演吧等,让党的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书院的各项学习活动中去。
“在书院的服务内容、管理使用和群众组织融合方面,我们融合了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共建单位、专业社工机构和社会公益组织的资源,合作共赢,全面提升了社区书院教育服务水平。”吴斌斌说。
引进社工
“专业服务”培育特色
“你最想在社区书院上什么课程,希望社区书院提供什么服务?”2月1日,田头社区书院社工刘兴苗又带着一个本子走家串户,细心询问居民的需求和想法。在集美,每个社区书院都专门配备了两名社工。
引进社工对口服务,被视为集美社区书院充满活力的第二法宝。
黄新聪说,要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并落到实处,负责人必须具备能力并付出努力,需要一套常态、长效机制保证持续性发挥社区书院的作用。在他看来,年轻的社工们充满活力,不仅专业,思路开阔,点子也多,而且都很接地气。
2016年下半年以来,为了发挥社区书院真正服务于民的作用,集美区创新思路、敢为人先,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先后引进5家社工服务机构参与全区20家书院的运营与管理。
“引进社工,主要就是解决服务专职化和专业化的问题。”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杨贵华教授认为,社工机构承接社区书院管理服务是一项积极的探索。专职化和专业化更有益于将社区书院的日常工作做精做好,挖掘特色形成品牌。
实践的结果亦如所言。社工服务机构好比各书院的“保姆”,根据每家书院不同的“家庭情况”和“口味”,定制不同类型的“菜肴”。
在田头社区书院,以“四季耕耘,一方农香”为品牌课程文化的“农耕讲堂”深受居民欢迎。根据得天独厚的农耕设施条件和农耕文化,书院打造“农耕大讲堂”和“农耕试验田”,让居民体验农耕乐、共享亲子情。“花生闽南话叫‘土豆’,原来它就是长在土里的。”住在田头社区的贵州籍10岁女孩杨怡说,“农耕讲堂”特别有趣,不仅长见识,还能体验到农耕的乐趣跟不易。
社区内双职工家庭数量突出,家庭互动、隔代教育问题突出,锦鹤社区书院因此开设“家庭提升”特色讲堂,通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等服务,促进家庭关系建设;康城社区书院根据社区95%以上的居民都是新厦门人的特点,推出了以“和乐康城·邻里互促汇”为主题的特色品牌服务,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融合度。
兑山社区书院的“红色之旅”讲堂,园博社区书院的“绿色园博”公益讲堂,东宅社区书院的“古厝家文化讲堂”……如今,集美20家社区书院都各有特色,逐渐打造出“一院一品”。
除了开发课程外,社工服务机构还注重挖掘“民间大咖”,整合社区资源,培养社区民间组织,以社区书院为平台,为社区居民搭建舞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书院服务扎根社区。如,园博社区书院吸引了一群擅长小儿推拿的妈妈们成立“妈妈团”,开课教授小儿推拿技术;宁海守望书院吸引有象棋才艺的居民主动请缨担任象棋老师开班教学;各书院成立了合唱团、国画班、硬笔书法班等“草根”社团,切实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借力评估
“满意指数”提升服务
“社区书院的服务真的好!”2月2日,田头社区居民洪美卿拉着社工刘兴苗,夸个不停。她说,社区书院改变了她的女儿跟婆婆。
洪美卿的女儿杜鑫苹本来内向,上过书院课程后外向了不少,且更懂得体贴父母,会自觉到书院看书、做作业,“换做以前,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而她的婆婆喜欢吃隔夜菜、炸粿等不健康的食物,屡劝不听,听了书院的养生课后,居然不再吃了。
“社区书院服务好不好,居民说了算,但如何体现?”黄新聪说,集美区采用的办法就是引进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评估——这也是集美区社区书院能受欢迎的第三法宝。
为规范社区书院服务项目运营,提升专业服务质量,集美区引进专业评估第三方机构实施项目中、末期评估,由社工项目评估专家、社区居委会、书院理事会、居民骨干代表、社区志愿者代表、书院师资代表组成评估小组,现场通过社工工作汇报,居民、社区代表服务访谈,服务档案审核等环节,充分了解各方对书院服务的满意情况。此外,量化评估标准,细化考核指标,比如居民需求调查开展情况要达到满分3分,必须完成100份及以上的社区书院服务内容征求调查意见反馈表。
1月2日,园博社区书院等12家社区书院共同接受项目中期评估。最终,所有书院都以良好的成绩通过评估,其中园博社区书院以91.5分的优秀成绩名列第一。园博社区书院注重发挥社区大党委统筹协调优势,引导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结合“新社区”的特点挖掘社区独特的绿色生态环境,打造的“绿色园博,乐享生活”主题特色课程,获得现场评估成员的高度认可,而规范化、系统性的文书档案,被现场评估老师称为“可在厦门社区书院中推广复制的典型档案材料”。
“一份全面、深入的服务对象需求分析报告是一个项目规划设计的基础,是项目服务的风向标,社区书院服务开展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发展为目标,培育社区共同精神,促进居民、社区共同成长。”许镇洪说,园博社区书院在立项初期,通过社区走访、服务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150份有效居民需求问卷,形成了社区老年群体、青年群体、青少年及儿童的需求分析报告,根据新居民社区融入、居民兴趣爱好培养、家庭亲子教育、综合素养提升等需求设计4+2+1+x课程体系,真正实现了居民“按需点单”、书院“依需配菜”。
黄新聪表示,集美区将总结经验,进一步发挥专业评估结果的导向作用,促进各个社区书院服务品质的提升。今年,集美区将再新建成20家社区书院,力争2019年建成64家社区书院,实现所有社区全覆盖。(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