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活动开展20多年来,其在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群众卫生水平,以及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着实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尽管“三下乡”活动每到一地都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和一致好评,但其毕竟是阶段性的活动,时间较短,所以总让群众有意欲未尽之感。那么,如何才能够让“三下乡”活动常驻农村,变为一项经常性的活动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一个“留”字。 要将欢声笑语留下来。“三下乡”活动的启动时间大多都在每年的岁末年初,而这个时候即将临近春节,最需要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浓厚氛围。因此,各地各部门在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要给各地群众送上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之外,更要给当地群众送科技、送医疗,送去过年急需的生活物资,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问候,真正让“三下乡”活动暖到老百姓的心头、喜在群众的脸上,把欢声笑语带到农村、留在农村。 要将文明新风留下来。“三下乡”活动开展起来,其所到之处无一不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究其主要原因,这里既有活动本身热闹喜庆、吸引力大等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活动能够开阔农村群众的视野,补齐“精神短板”,为农村带来新的文化潮流和社会文明新风尚。也正因如此,各地在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不仅要给当地带来好风气,更要将文明新风留下来,从而助力农村移风易俗向纵深推进。 要将人才队伍留下来。综观近年来各地开展的“三下乡”活动,每一次都要给当地群众送上丰盛的“文化大餐”、各种各样的致富科技书籍、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真正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但是,这种“送”的方式只能解一时之需,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需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也就是说,不仅要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还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农村培养文化、科技、卫生等各方面专业人才,为农村留下更多不走的“三下乡”活动服务队,让“三下乡”活动常驻农村、永驻农村。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