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文明网> 文明观察 > 正文

新媒体让传统文化更有范儿

2018-01-26 10:16:22舟平 来源: 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根据国家文物局提供的数据,全国每年到博物馆参观的人数在9亿人次,但文博微博的总阅读量却能高达23亿,足以彰显新媒体的强大吸引力。依托新媒体的平台,博物馆一改在人们心中僵化陈旧的形象,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文艺范儿,恰到好处的互动与卖萌堪称吸粉神器,吸引了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博物馆是缺乏生气的。人们只能通过冰冷的橱窗去观赏摆放工整的文物,没有任何的语言交流,更不可能卖萌打趣,这总会让人与博物馆之间有一种隔阂感,彼此难以亲近,观众在参观一遍后很难再提起兴趣。博物馆的这种境况实际上是传统文化处境的缩影,虽然传统文化很有底蕴,但由于在内容和形式上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喜好,缺少鲜活的表现力,传承和弘扬遭遇困难。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话语体系正在重塑,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和感受世界的窗口,也成为博物馆突破发展桎梏的契机。网络为博物馆提供了更加丰富与生动的舞台,通过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让妙趣横生的段子或者效果绚烂的H5视频将博物馆所蕴藏的深厚历史文化元素深入网民心中。在轻松愉悦间,网民不但获得了历史文化知识,也形成了对中国文化的自豪和自信。

博物馆在网络上的俏皮可爱颠覆了现实中的冷漠形象,让网民产生了亲近感,使传统文化变得更加主动。博物馆也由此获得了推广文创产品的良机,如今各大博物馆的网店已经成为“流量担当”,不但能通过一个个文创小物件拓展人气,也让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更灵活的载体,博物馆也能够获得更多收入,为经营发展夯实基础。

博物馆搭乘网络快车,体现了创新求变的思维。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艺术,都需要具有这种思维,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里,也不能盲目悲观一味沉沦。中华文化数千年绵延不绝,早就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播下了文化的种子,关键是要能够让这些种子破土而出,长成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参天大树,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散发更闪亮的光辉。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