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20家社区书院特色运作 打造“一院一品”
2018-01-22 09:48:28许晓霞 宗琴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凤山社区书院:挖掘传承闽南文化 走进集美凤山书院,一阵阵悠扬的歌声便传入耳,在书院的大厅里黑压压坐满了学生。这群“学生”有些特别,他们平均年龄60多岁,是灌口镇美丽乡村艺术团的成员们,每周二、周六,他们就会准时来书院上课、练声。 灌口镇美丽乡村艺术团作为凤山书院孵化的第一个注册的社会组织,在集美区小有名气。 凤山书院建于清乾隆十一年,经过重建、修缮,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作为社区书院,于2015年正式运行。凤山社区书院通过挖掘社区能人,培育组织团队的方式打造书院服务团队。除了有美丽乡村艺术团,还有门球队、舞蹈队、凤山书院志愿者服务队等19支服务团队。 灌口在历史上有“八闽重镇”之称,集美区根据该地域文化特色,结合闽南特色文化,设置“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同时,挖掘辖区内的“达人”30名,为书院讲师团,打造了“来厦融入”“文化科普”“党员学习”“毕生发展”四个常设课程和“厝边乐享会”一个特色课程。 同时,书院设立了信息咨询室和书院微信群,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至今已经收到200多条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书院侧重闽南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开设了童玩、童谣、书法、答嘴鼓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高人气课程。截至2017年底,书院共开设95节课,50多次活动,服务7200多人次,实现了“每周有课程,每天有活动”。 滨水社区书院:技能培训助力再就业 巾帼众创电子商务培训、美甲技能培训班、育婴师培训班……在滨水社区书院常常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虽然年纪不小,但认真从零学起,只为取得“一技之长”。 滨水社区书院坐落于集美区侨英街道,社区包含部分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辖区内部分居民目前仍处在失业、待业状态。为了促进“滨水一家亲,社区大融合”这一发展目标,社区书院根据辖区特点,针对社区失业待业人群举办各类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特色课程,为居民生计问题出谋划策。 “现在好多朋友都来家里找我做美甲,也有一些收入。”社区居民徐文霞说,去年她参加了书院举办的美甲技能培训,学了“指尖上的艺术”,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要照顾,不便出去工作,但自从学了美甲后,在朋友圈火了起来,不少朋友都主动上门找她做指甲。 据了解,去年书院开设的技能培训课程吸引超200人参加。同时,书院还培育了社区合唱团,舞蹈队,健身操队,乐队等多支文艺队伍,吸引了社区内众多群众参与。 除此之外,书院开办了“周末爱心大课堂”,以及针对少儿举办的彩虹教育课程,和众多成人公益课程,在居民间都取得不错的反响。书院还组织有诚毅童行、青色共享、小小志愿者等多支志愿者队伍,他们都是书院开展各类活动的“主力军”。
|
相关阅读:
- [ 01-22]集美区杏林街道举办无偿献血活动
- [ 01-22]集美区爱卫办:致居民的一封信
- [ 01-22]集美区侨英街道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 [ 01-22]2017“听见集美”厦门集美学村周末音乐会完美收官
- [ 01-20]厦门集美区天水路、珩丰路将采取道路交通限制措施
- [ 01-20]福建海警三支队举行私艇“湖里号”“集美号”命名仪式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