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出台,戏曲市场呈现明显回暖迹象:据统计,2016年较2015年演出场次涨幅达7.9%,观众人数同比增长11.9%,2017年各方数据仍在统计之中,但从密集的演出场次和日益高涨的社会关注度来看,它已交出不错的答卷:传统戏曲的整理、传承得到重视,新编作品数量显著增长,小剧场戏曲创作尤为活跃;戏票被“秒杀”、上座率及票房破纪录也屡见不鲜。 这种种成绩不仅说明政策措施出台的及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从业者来说,也是肯定,更是期许。许多戏曲人不禁感叹:戏曲的春天来了!诚然,当前戏曲与前些年的边缘化、不景气相比,确实有了生气、温度和更多色彩,从业者多了积极性,事业发展前景也豁然开朗。但现状是否就如数据那般乐观?繁荣之下有哪些不足?具体实施和既有政策之间还存在哪些差距呢? 从剧目创作看,近几年各类艺术节和剧目展演取消繁冗奖项、强化基础评论等措施让各院团更加潜心投入创作,加之国家艺术基金等各类资金对优秀剧本和舞台创作大力扶持,新作品孵化有了坚实保障,数量相较前些年也有大幅度提升。但这其中现象级、极具人气和口碑佳作并不多,作品打磨率、复排率、演出率和知名度并不高。好的艺术创作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需要“七稿八稿,没完没了”地提升,大量成本及资源投入,把好题材选择关,提高作品的成活率是为根本。没有历经锻造的高点,哪来百花齐放的高原?更何来万众瞩目的高峰呢?万不可为资金、为平台、为“创作”而创作,一蹴而就的心态、“一枪头的买卖”尤不可取。 对于小剧种来说,近年来受京、昆、越等大剧种以及大制作思维的影响,无论是剧本内容,还是音舞美、服化道都趋向同质化,地域性和个性化特色愈加缺乏——这个现象同样亟待关注。 再看演出和观众数据,与前些年相比确有显著提高,剧场中黑头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观众的年龄跨度也越来越大,以演员或是院团为中心的“粉丝群”借助新兴的传播方式聚集起更多年轻观众,着实令人欣慰。值得注意的是,名家名剧名院团的演出虽很火爆,观众数也一直呈稳中有升的趋势,但基层院团常规演出、青年演员日常演出以及下基层、进社区的普通巡演,数量及上座率却冷热不均、参差不齐。老年观众和青年观众在剧目选择上泾渭分明,老年人明显倾向于传统老戏,青年观众更乐于接受新编戏和实验戏,这种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偏食”对戏曲长远发展亦有影响。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