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明星担纲“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形式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有着向国宝鞠躬、向匠人礼敬的谦卑姿态,有着贯通古今、求索国魂的虔敬气场。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古今交响、凝魂聚气,引发社会关注。(12月7日 《人民日报》) 最近,央视出品的文化类综艺《国家宝藏》火了。首播即收获了大批年轻观众叫好,在豆瓣上取得了9.3分的超高评价,“乾隆的小剧场”更是在社交媒体刷屏。《国家宝藏》之所以广受赞誉,是因为它一改过去文博类节目沉闷、古板的风格,用上了各种“高大上”的技术,打造了炫目的舞台效果。节目形式上也不再拘泥于单纯讲解或者展示,而是通过挖掘国宝背后的历史故事,配上明星艺人的生动演绎,既释放了文物所蕴含的人文气息,又具备了平易近人的表现力,让原本深居密室的文物“活”了过来。 对于文化类综艺节目来说,《国家宝藏》称得上是一次极具创新精神的大胆尝试;而对于“弘扬传统文化”这一深刻命题而言,其获得的成功也颇具普遍性的借鉴价值。古老的文物并非只具备收藏和研究的价值,更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和文化认同感,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断延续的文化基因。在技术爆炸、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需要我们在技术和理念上都有所创新,才能不断拓展人们欣赏文物的渠道和深度,让文物更加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让传统文化浸润我们的心灵。 曾几何时,故宫博物院每天开门时观众争先恐后涌入的“故宫跑”是北京一景。而今天,故宫不仅取消了纸质门票,更是推出了多种网红文化创意类产品,把各种网络平台、公众号经营得风生水起。在院长单霁翔看来,文物建筑、文化藏品是有生命历程的,而且在当今时代是可以为人们服务的,所以应该让故宫里的文物“活”起来。运营理念与方式的创新,使得古老的深宫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吸引了年轻群体的关注,成为国内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典范 这与《国家宝藏》的制作思路一脉相承。年轻的主创不为传统的制作方式所束缚,最专业最全面的专家团队,为节目保驾护航。明星与戏剧形态结合,实现了文化类节目从抽象感受到具象表达的转化,创新的手法创造出了最极致的质感。 文化自信的基础在于立足传统,悠久的文脉需要代代相传。弘扬传统不妨多些新思维,不必局限于高高在上的精确说教,要以更具开放性的思维,精心谋划,打开历史,让古老的文物能够眉眼生动地“活在当下”,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语境中获得更为长久的生命力。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