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微剧团,一个小剧种,一幕发生在安徽大山深处的真实故事,却在上海搬上了舞台,连演五年,感动无数人。自2012年10月26日首演至今,原创沪剧《挑山女人》已走过五年“挑山”路。(12月4日 《光明日报》)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网站 虽然只是一个小微剧团创作的小剧种剧目,《挑山女人》却在五年间演遍了大半个中国,完成全国巡演40场,累计演出场次达265场,观摩人数超过25万,获得了包括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在内的18个重要文艺奖项。主角华雯更是凭借在剧中出色诠释了“王美英”一角摘得“二度梅”和“文华表演奖”。《挑山女人》凭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多的成就?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在网络信息便捷的当下,传统戏曲文化无疑受到很大冲击。快餐文化、偶像剧正在抢走传统戏剧的年轻观众群体。戏曲要与现代影视艺术进行竞争,如果不能推陈出新,只是满足于传统剧目的重新演绎,只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如今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文化水平与兴趣爱好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只有更具有现代气息、更适合他们口味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戏曲想要保持生命力,必须坚持走创新之路,用优秀的作品向观众展示戏曲的独特魅力。 创新源自于真实。《挑山女人》的创作灵感源自于安徽省齐云山唯一的女挑夫汪美红的真实故事,这位独自用肩膀把一双龙凤胎儿女“挑”进两所省重点大学的伟大母亲,故事十分生动感人。《挑山女人》就是立足于这样的小人物真实故事和情感,在此基础上做艺术的提炼和加工,几经打磨终成佳作。真实的力量是无穷的,与老百姓的生活走得越近,越真实,越能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在《挑山女人》的演出中,数不清的观众为之感动流泪,甚至有的观众嚎啕大哭难以自已。这就是戏曲的魅力所在,通过真实的演绎唤醒观者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回味、思考和感悟。 创新源自于自信。只要对艺术有坚持、有自信,即便是小微剧团同样可以创新。《挑山女人》首演之时,宝山沪剧团在编人数不过17人,加上临时借用的演员亦只有23人,近20年来所有剧目都没有B组,有时候连工作人员都要上台跑龙套,招聘演员时也不得不从越剧和业余演员中挑选。但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名角、缺乏资金、生存都存在困难的小微剧团,凭借着对戏曲艺术矢志不渝的追求,却打磨出了一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大戏。如今,沪剧电影《挑山女人》已完成拍摄,这将是一次沪剧走向全国、用现代手段传承、传播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案例,实现上海沪剧史的新突破。 戏曲作为国粹,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优秀艺术,本身有着非凡的生命力。只要戏曲从业者都能够怀着强烈的文化自信坚持创新,打造出更多具有现代意义、蕴含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戏曲的未来依然会永葆青春、光彩夺目。 |
相关阅读:
- [ 12-05]十九大精神戏曲宣传走进后溪村和前场社区
- [ 11-24]漳州:汉藏学生共同演绎传统戏曲
- [ 11-23]我省戏曲高层次人才培养实现零的突破
- [ 11-21]集美区十九大精神戏曲宣传队送戏到基层
- [ 11-07]厦门悄然兴起戏曲广播操 丰富了老年人群体的业余生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